2024年《文学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日期: 2024-09-26


2024年9月19日至9月22日,以“德语文学和语言中的家乡”为主题的2024年《文学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新业,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方,《文学之路》主编、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冯亚琳,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经理吴良柱,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牟锋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共有来自全球46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130名日耳曼学者前来参会。

20日上午10时,在中西合璧的小提琴和古琴演奏声中,会议正式开幕。


微信图片_20240927085258.jpg


郑新业副校长致辞时对与会嘉宾和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对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强调,《文学之路》这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所承载的价值及其对未来文学发展的深远意义。回顾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辉校史,他深刻阐述了精神文明生产在创造社会财富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强调,要正确看待包括德语文化在内的各国文化对全球人类文明及其持续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陈方院长表示,2024年是人大德语系建系25周年,也是持续开展《文学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二十周年,恰逢《文学之路》创刊人、中国日耳曼文化研究界泰斗张玉书先生逝世五周年,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正值其时。她期待这一平台能够成为中华文明传播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新高地,不仅为促进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深入对话提供交流平台,更为全球文化的多元共生与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冯亚琳教授表示,张玉书先生在《文学之路》创办之初便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将该期刊视为德语文学的“丝绸之路”,它不仅承载着学术交流的重任,更是连接中外日耳曼学者精神世界的桥梁。她指出,受社会历史变革影响,“家乡”的概念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征,而社会现状的复杂性与变迁所引发的一系列身份认同问题促使本次研讨会主题中的“家乡”这一关键词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意义。



吴良柱总经理表示,人民文学出版社自建社以来,陆续出版了大量德语文学译著,其中包括歌德、席勒、海涅、卡夫卡与茨威格等作家作品。自2005年起,出版社便积极参与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文学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已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的长期合作伙伴。这一历程见证了双方在促进中德文化交流、深化学术研究方面的共同追求与卓越成就,也预示着未来更多精彩合作的可能性。



牟锋书记表示,图书馆将持续竭诚为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提供服务与支持。他指出,值此德语作家卡夫卡逝世100周年之际,图书馆携手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文学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中心,于9月19日成功举办“人图领读者”(总第二十七期)专题讲座。这一活动不仅是对文学巨匠的致敬,也让与会者得以深入德语语言文学的广阔世界,共同挖掘并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杨念慈博士(Dr. Anna Janus)深切缅怀张玉书先生,并感谢《文学之路》期刊对于亚洲日耳曼语言文学研究及发展的贡献。



奥地利驻华使馆文化处负责人海迪曼女士(Gudrun Hardiman-Pollross)指出,张玉书先生对作家茨威格作品的翻译促进了奥地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韩国德韩文学翻译研究院基金顾问委员会主席、《文学之路》学术委员会成员埃德尔特鲁德·金教授(Prof. Dr. Edeltrud Kim)作为创办《文学之路》的历史见证者,回忆了期刊发展的前情后续。



在纪念张玉书先生环节,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胡蔚副教授作名为《以翻译为天职——纪念张玉书教授》的专题报告。



本次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张意教授和副主任徐胤博士共同主持。



吴良柱总经理向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和世界文学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中心捐赠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张玉书先生的译作及其他世界文学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主任伍倩副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文学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中心出席此次赠书仪式。



主旨报告环节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党委书记兼常务副系主任谢建文教授主持。



《文学之路》主编、德国海德堡大学罗施教授(Prof. Dr. Gertrud Maria Rösch),原奥地利维也纳州、市档案馆馆长琳达·马博士(Dr. Klaralinda Ma-Kircher),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系卢铭君教授分别以“‘我说,出生地是偶然’论萨沙·斯塔尼希奇《出生地》中的故乡建构”“论奥地利文学中“故乡”概念的建构与解构”以及“流亡者的斗争——论上海德语流亡报刊”为题进行主旨报告。


Gertrud Maria Rösch教授


Klaralinda Ma-Kircher博士


卢铭君教授


9月20日下午至21日上午,与会学者在各分会场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报告。本次研讨会共设10个分会场,研讨主题涵盖文学、哲学、中德文化对比研究、电影传播学与音乐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从德语文学出发展开跨学科、多视角、多维度的探讨和关照。

南京大学卢盛舟副教授以故乡与共同体两方面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了19世纪柏林浪漫派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政治书写。南开大学薄一荻博士借助本雅明、博德莱尔等人对“漫游者”概念的阐释,对新近德语作家沃尔夫冈·希尔德海默(Wolfgang Hildesheimer)的戏剧《图兰朵》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全新解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菲格尔教授(Prof. Dr. Hans Feger)指出,德国浪漫派时期的作家及思想家将“家园”一词视为超越哲学意义的思想与情感,强调“家园即我所是”“自我认同是一种虚构的自我”“我就是我曾是,我就是我将是”的观点。


Hans Feger教授


作为本次学术研讨会的特别活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德语译者以及中华外译项目负责人于20日晚齐聚立德楼进行“译者圆桌论坛”。本次对谈是世界文学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中心组织的第一届学术论坛活动。对谈由上海翻译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魏育青教授主持。与会者分享了个人的翻译感悟与经验,并针对国内德语翻译的现状及发展给予了中肯建议与殷切期望。译者们还围绕AI对翻译实践的冲击和中华文化外译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21日下午,浙江大学李媛教授及其合作者武则堃、北京理工大学王彦会副教授分别以“中德学者在《文学之路》学术论文中的自我指涉与身份建构”“卢卡奇《小说理论》中的家园概念”为题作闭幕式大会报告。


李媛教授与武则堃


王彦会副教授


本次闭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谭渊教授主持。

谭渊教授


《文学之路》主编、海德堡大学罗施教授作闭幕式致辞。她对此次研讨会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指出会议的报告数量丰富、组织紧凑有序、研究内容详实深入。她表示,此次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不仅为中外学者搭建了直接对话与合作的桥梁,更为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学者们不仅增进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也促进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互鉴。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文学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中心、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之路》编辑部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国研究中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联合承办。


撰稿:张意 徐胤 郑璐

编辑:张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