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丨明德致远系列学术讲座第75期:数智时代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话语策略研究
日期: 2025-11-19

第75期
数智时代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
话语策略研究
主 讲 人: |
武建国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
主 持 人: |
杨敏 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时 间: |
2025年11月19日(周三) |
_ |
15:00-16:30 |
地 点: |
(本场讲座在线上进行) |
腾讯会议: |
771-861-813 |
讲座简介
本场讲座呈现了近年来研究者围绕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话语策略展开的系列研究,集中回答了三个主要研究问题:1)为何同一话语或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解读?2)如何通过话语策略有效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3)在话语数智化的大背景下,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为此,本场讲座首先重现了话语传播过程中经历的不同语境及互文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语境重构、改适转换与话语解读的关系。其次,讲座剖析了话语策略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再次,讲座借助大数据分析和AI手段,通过机器学习和模型训练实现文化产品的个性化智造及智能化推送,结合LancsBox、KH Coder、BERTopic、DTM等分析工具,聚焦多模态语境重构、多模态互文等多模态话语策略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实践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话语与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会经历语境重构和改适转换,期间不同社会行为主体往往融入自身对话语内容的理解,进而影响公众认知;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需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语境,不断创新话语策略,增强中国文化话语的劝说性,推动数智时代多种符号资源的协同配合,有效传递中国文化价值,提升文化适应力、生命力与感召力。
主讲人简介
武建国,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际韩礼德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022和2023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高贡献学者。曾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并连续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次(排名第一);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在Discourse & Society、《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外语》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SCI、CSSCI等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良好结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免鉴定结题)、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优秀结题)、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免鉴定结题)等22项,其中11项以“优秀等级”结题,10项以“免鉴定”结题,1项以“良好等级”结题。

编辑:贾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