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词与世界·Word & World”全国本科生学术论坛二号通知
日期: 2025-11-19
具体日程如下
|
时间 |
活动 |
点评嘉宾 |
地点 |
|
9:10-9:30 |
签到 |
公共教学 一楼1204 |
|
|
领取会议资料 |
|||
|
9:30-9:40 |
开幕式 |
||
|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伍倩副院长致开幕辞 合影 |
|||
|
9:40-12:05 |
主论坛 |
||
|
学术汇报 颁奖仪式 |
谢江南 杨敏 王智超 张敏 李卓群 金地 吴桐 |
||
|
13:30-16:35 |
分论坛 |
||
|
分论坛1:英语文学(1) |
张磊 齐俊杰 |
立德楼801 |
|
|
分论坛2:英语文学(2) |
胡婷婷 任贺贺 |
立德楼802 |
|
|
分论坛3:英语语言学与翻译 |
要新乐 许小凡 |
立德楼803 |
|
|
分论坛4:区域国别研究 |
鲍同 金地 |
立德楼710 |
|
|
分论坛5:跨学科交叉研究 |
杨敏 郭玮琪 |
立德楼711 |
|
|
分论坛6:日语语言文学 |
吴桐 储叶明 |
立德楼712 |
|
|
分论坛7:俄语语言文学 |
李莎 田晔 |
立德楼810 |
|
|
分论坛8:德语语言文学 |
刘丽 张敏 |
立德楼811 |
|
|
分论坛9:法语语言文学 |
王智超 王佳玘 |
立德楼812 |
|
|
分论坛10: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
杨丰榕 李卓群 |
立德楼813 |
|
|
主论坛 (每组报告含15分钟发言时间和5分钟评议时间) |
|||
|
时间 |
题目 |
作者 |
学校 |
|
9:40-10:00 |
英语流行语情感嬗变的历时性研究——基于2015-2024年度热词的文本分析 |
张瑀晴 俞畅 王嘉怡 张馨心 韩丛羽 |
中国人民大学 |
|
10:00-10:20 |
论《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中的《浮士德》影响:一项基于霍桑早年阅读史的考察 |
董骏泓 |
南京大学 |
|
10:20-10:40 |
社交媒体语境下法语赞美感叹言语行为的局部语法研究——基于跨平台语料库的分析 |
王惠程 瞿止依 李明洋 |
中国人民大学 |
|
10:40-11:00 |
“观看”与“恐惧”:新物质主义视域下的《马尔特手记》研究 |
陆天曜 |
南开大学 |
|
11:00-11:20 |
“熟悉的他者”:西班牙主流媒体对委内瑞拉难民的表征与叙事分析 |
代婷 耿子初 |
中国人民大学 |
|
11:20-11:40 |
“精美的中国蓝”:文明互鉴视角下王尔德的劳动美学和社会主义构想 |
朱睿琪 |
北京化工大学 |
|
11:40-12:00 |
现代日语敬语的简化现象——基于对日本大学生敬语使用认知的调查 |
姚熠羲 胡紫纯 王梓晗 |
中国人民大学 |
|
12:00-12:05 |
颁奖仪式 |
||
|
分论坛1:英语文学(1) (每组报告含15分钟发言时间和5分钟评议时间) |
|||
|
时间 |
题目 |
作者 |
学校 |
|
13:30-13:50 |
无声的狂想——古希腊陶器与济慈《希腊古瓮颂》的复魅叙事 |
张培余 |
中国人民大学 |
|
13:50-14:10 |
美狄亚的“英雄气质”考辨 |
邱齐蓝 |
中山大学 |
|
14:10-14:30 |
如果在冬夜,一次追寻自我之旅——卡尔维诺阅读观中的新柏拉图主义范式 |
王振宇 |
中国人民大学 |
|
14:30-14:50 |
从《皇家交易所》到《秋》:英国性与全球性的再书写——帝国时代与脱欧时代的对话 |
陈华悦 |
北京师范大学 |
|
14:50-15:10 |
带之喻:新物质主义视域下《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中腰带意象的多重意蕴 |
马一童 |
陕西师范大学 |
|
15:10-15:30 |
康奈尔性别理论视角下 《斯通纳》中的“男性气质”焦虑 |
蒲淏轩 张搏 张毅 |
中国人民大学 |
|
15:30-15:50 |
“受诅咒的家”:《呼啸山庄》中的建筑暴力 |
宋如意 |
北京外国语 大学 |
|
15:50-16:10 |
“复调”与“独白”:论《坎特伯雷故事集》与《离骚》的叙事模式差异 |
戴钦 |
湖南大学 |
|
16:10-16:15 |
颁奖仪式 |
||
|
分论坛2:英语文学(2) (每组报告含15分钟发言时间和5分钟评议时间) |
|||
|
时间 |
题目 |
作者 |
学校 |
|
13:30-13:50 |
从“反情诗”看英语诗歌中爱情书写的多元与嬗变 |
陈泽童 |
北京师范大学 |
|
13:50-14:10 |
从泥土到硅基:作为文化隐喻的Golem与人工智能的社会建构 |
张瑞宁 |
中国人民大学 |
|
14:10-14:30 |
从绝地天通到巴别塔:中西早期天地隔断神话比较研究 |
文静 |
四川大学 |
|
14:30-14:50 |
跨学科视野下的宗教叙事重构: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基督教思想创新与文学再阐释 |
施予欣 |
上海外国语 大学 |
|
14:50-15:10 |
The Disillusionment of Romantic Solitude: Letters and Loneliness in Frankenstein |
杨飏 |
北京外国语 大学 |
|
15:10-15:30 |
通向往生之旅上的爪印——以古美洲与古希腊为例关于犬类与冥界关系的比较分析 |
吕颖孜 |
中国人民大学 |
|
15:30-15:50 |
自由的悖论:岛屿书写中的绝对与抽象空间隐喻——以《觉醒》《月亮与六便士》为例 |
宗佳潼 |
北京外国语 大学 |
|
15:50-16:10 |
权力、占有与道德困境:《白鲸》中的美国意识形态批判与民族主义构建 |
王玉彦 林晓璇 |
厦门大学 复旦大学 |
|
16:10-16:30 |
“被用光”的赛博格:爱伦·坡对技术乌托邦的预警 |
张光琦 |
厦门大学 |
|
16:30-16:35 |
颁奖仪式 |
||
|
分论坛3:英语语言学与翻译 (每组报告含15分钟发言时间和5分钟评议时间) |
|||
|
时间 |
题目 |
作者 |
学校 |
|
13:30-13:50 |
中国历史典故的英译策略研究——以《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英译本中的西安景点叙事为例 |
姜佳韵 |
北京外国语 大学 |
|
13:50-14:10 |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圆明园四十景重译研究 |
校语 |
清华大学 |
|
14:10-14:30 |
中国社交媒体多语网络流行梗图中的超语实践研究 |
孟泽圻 潘悦言 王馨瑶 |
中国人民大学 |
|
14:30-14:50 |
大语言模型政治话语中英翻译的价值偏见治理:“技术-文化-制度”三位一体策略研究 |
林翘楚 徐瀚月 于文浩 |
武汉理工大学 |
|
14:50-15:10 |
汉语、英语和日语名词的跨语言相似度研究——基于ASJP距离计算的考察 |
王新桃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克拉玛依校区 |
|
15:10-15:30 |
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不同学科摘要的句法差异研究——以计算机科学与应用语言学为例 |
俞一帆 郭英佳 黄岩 |
北京林业大学 |
|
15:30-15:50 |
时态表征差异对经济决策的影响:基于日语母语者使用汉语的行为实验 |
张奕涵 |
南开大学 |
|
15:50-16:10 |
基于物性结构的英汉全称量化词-名词适配差异对比——以“全”“各”“all”“each”为例 |
赵婉彤 |
南开大学 |
|
16:10-16:15 |
颁奖仪式 |
||
|
分论坛4:区域国别研究 (每组报告含15分钟发言时间和5分钟评议时间) |
|||
|
时间 |
题目 |
作者 |
学校 |
|
13:30-13:50 |
涉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的日本媒体报道分析研究——从批判性话语分析出发 |
徐恺辰 |
中国传媒大学 |
|
13:50-14:10 |
制度性权力:欧盟小国在不对称结构中的利益维护机制研究——以匈牙利反对电动汽车反补贴条例为例 |
陈忆杭 雷天琪 韩思雨 刘思含 |
中国人民大学 |
|
14:10-14:30 |
数字经济驱动下中智车厘子跨境电商发展现状、挑战及前景 |
李明時 白子涵 王芊皓 |
南开大学 |
|
14:30-14:50 |
英国脱欧后就业与职业晋升视角下女性权利的发展 |
朱怡诺 |
北京外国语 大学 |
|
14:50-15:10 |
非洲法语地区安全治理研究:中欧的行为模式对比 |
秦海洋 |
中国人民警察 大学 |
|
15:10-15:30 |
让数据安全自由流通——中俄跨境数据监管机制的比较与启示 |
赵坤熠 孙悠涵 赵铼涞 熊蔓萁 |
中国人民大学 |
|
15:30-15:50 |
区域国别视角下的酒文化差异——以中国白酒与墨西哥龙舌兰酒为例 |
李思禹 |
外交学院 |
|
15:50-16:10 |
从德法差异性叙事浅析欧洲“战略自主”的困境 |
黄子恒 罗富承 |
中国人民大学 |
|
16:10-16:15 |
颁奖仪式 |
||
|
分论坛5:跨学科交叉研究 (每组报告含15分钟发言时间和5分钟评议时间) |
|||
|
时间 |
题目 |
作者 |
学校 |
|
13:30-13:50 |
从历史叙事到全球传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纪念活动的中外媒体报道话语比较研究 |
林恩逸 |
北京体育大学 |
|
13:50-14:10 |
跨越“他者”想象——“全球南方”国际传播中的媒介化世界主义建构 |
郭杼杨 黄家怡 |
中国人民大学 |
|
14:10-14:30 |
改写理论下游戏出海的改写机制研究——以《恋与深空》美国版为例 |
贺昊文 |
四川外国语 大学 |
|
14:30-14:50 |
“中国式现代化”在法国主流媒体中的话语构建——基于费氏三维模型的批评话语分析 |
左一 贺书婷 林煜翔 |
中国人民大学 |
|
14:50-15:10 |
Shifting the Vote: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Generative AI Content on Voter Attitudes in the 2024 Americ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
杨鸿瑜 |
北京外国语 大学 |
|
15:10-15:30 |
儒家“和”理念的跨文化传播:日本与法国的比较研究 |
张可欣 吴宇桐 |
中国人民大学 |
|
15:30-15:50 |
战略适应的多元路径:信托法中国化的术语重构研究 |
周书煜 |
广东外语外贸 大学 |
|
15:50-16:10 |
从文本特征比较两大法系法律渊源差异 |
史元岳 李家佑 李旻 |
中国人民大学 |
|
16:10-16:15 |
颁奖仪式 |
||
|
分论坛6:日语语言文学 (每组报告含15分钟发言时间和5分钟评议时间) |
|||
|
时间 |
题目 |
作者 |
学校 |
|
13:30-13:50 |
拟剧论视角下对《家庭电影》家庭解体叙事的研究——家庭剧本失效与东亚现代性困境 |
邢墨涵 唐若妍 |
中国人民大学 |
|
13:50-14:10 |
冷战背景下中国儿童文集在日本的译介研究 |
杨静怡 陈匡时 张思渺 王逸飞 骆旻瀚 |
上海交通大学 |
|
14:10-14:30 |
戦争と青春の物語:第二次世界大戦前後の日本文学における青年像の表象と思想的意義 |
庞睿 张子蕾 |
中国人民大学 |
|
14:30-14:50 |
《三河物语》文本中的移孝为忠问题研究 |
时子渲 |
北京第二 外国语学院 |
|
14:50-15:10 |
从“腐烂神”到“河神”:浅析《千与千寻》对神道教净化仪式的重构 |
李昱彤 |
中国人民大学 |
|
15:10-15:30 |
中国日语学习者「のだ」习得困难原因探析及教学建议 |
吴宇琪 |
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 |
|
15:30-15:50 |
《银魂》的历史叙事: 消失的“战时”与传承的精神坚守 |
张轶卓 |
中国人民大学 |
|
15:50-15:55 |
颁奖仪式 |
||
|
分论坛7:俄语语言文学 (每组报告含15分钟发言时间和5分钟评议时间) |
|||
|
时间 |
题目 |
作者 |
学校 |
|
13:30-13:50 |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安娜·卡列尼娜》人物的伦理选择研究 |
许伊欣 |
浙江师范大学 |
|
13:50-14:10 |
一舞咏“春”来:文化折扣视角下中俄文化年系列活动《咏春》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
张子慧 王宇婧 崔雨萌 |
中国人民大学 |
|
14:10-14:30 |
雅辛娜《我的孩子们》中的全球化反思 |
闫思桦 |
西南民族大学 |
|
14:30-14:50 |
语言文化学视角下俄汉谚语中“狗”形象的对比研究 |
张海乐 杨家琛 |
延边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
|
14:50-15:10 |
“一带一路”沿线俄语区语言生态现状对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影响及未来战略发展 |
丛博雯 |
中国人民大学 |
|
15:10-15:30 |
从机械输出到政治达意:DeepSeek与Yandex在俄汉政治文章互译中的译后编辑研究 |
佟慧羽 |
北京体育大学 |
|
15:30-15:50 |
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俄英足球队命名研究 |
娄博扬 徐裕 |
中国人民大学 |
|
15:50-15:55 |
颁奖仪式 |
||
|
分论坛8:德语语言文学 (每组报告含15分钟发言时间和5分钟评议时间) |
|||
|
时间 |
题目 |
作者 |
学校 |
|
13:30-13:50 |
“静默诗学”的符号之维——从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第五哀歌》的语图关系说起 |
刘莹诗佳 |
南开大学 |
|
13:50-14:10 |
英戈·舒尔策小说中的不可靠叙事 |
袁弋凡 |
北京大学 |
|
14:10-14:30 |
“如其所是”与“何以如是”:从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到布莱希特《圆头党和尖头党》 |
钟昕玥 |
四川大学 |
|
14:30-14:50 |
从表演视角重读卡夫卡“文学机器”中的边缘写作 |
康弘毅 |
华东师范大学 |
|
14:50-15:10 |
数智时代“追忆”的消逝与救赎——以本雅明思想为中心的一个考察 |
柳妍如 |
广西大学 |
|
15:10-15:30 |
汉娜阿伦特书信中的爱情观 |
赵添欢 |
北京理工大学 |
|
15:30-15:50 |
德国媒体的涉华人工智能叙事话语分析——基于三维理论的语料研究 |
廖问天 穆艾琳 |
中国人民大学 |
|
15:50-15:55 |
颁奖仪式 |
||
|
分论坛9:法语语言文学 (每组报告含15分钟发言时间和5分钟评议时间) |
|||
|
时间 |
题目 |
作者 |
学校 |
|
13:30-13:50 |
眩晕之困——重看《迷魂记》对原小说《D'entre les morts(生死之间)》的改编 |
黄文迪 吕明芮 |
中国人民大学 |
|
13:50-14:10 |
启蒙的“他者”:《波斯人信札》与《老实人》中的东方主义建构 |
彭云菲 |
北京师范大学 |
|
14:10-14:30 |
坎普:全球化背景下边缘群体的审美风格与生存策略 |
郑一扬 |
中国人民大学 |
|
14:30-14:50 |
被凝视者,即为诗人——法国超现实主义作为精神分析实践的拉康式解读 |
王楷熙 |
山西大学 |
|
14:50-15:10 |
疯癫与治理:疯癫建构与生命政治的历史同构 |
王佑安 许立言 |
中国人民大学 |
|
15:10-15:30 |
逝者如斯:《牡丹亭》游园惊梦与《追忆似水年华》永恒瞬间的时空交叠叙事比较研究 |
赵鹏涛 |
西安外国语 大学 |
|
15:30-15:50 |
从道德评判到行为标准:“过错”概念的语义网络演变——基于《法国民法典》文本大数据的知识图谱分析 |
杨璧存 李屹涛 杨世宇 黄宁欣 |
中国人民大学 |
|
15:50-16:10 |
童蒙求我:《周易·蒙卦》对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 |
魏美如 |
云南大学 |
|
16:10-16:15 |
颁奖仪式 |
||
|
分论坛10: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每组报告含15分钟发言时间和5分钟评议时间) |
|||
|
时间 |
题目 |
作者 |
学校 |
|
13:30-13:50 |
经济依赖与意识形态边界:阿根廷庇隆主义的结构性约束与话语转型 |
邵欢 |
外交学院 |
|
13:50-14:10 |
转嫁与净化:阿根廷经济危机话语的隐喻建构机制研究 |
张凤池 王可馨 于琪涵 |
中国人民大学 |
|
14:10-14:30 |
从“资源供给者”到“规则参与者”:场域理论下阿根廷锂资源的资本跃迁与国际话语权增强 |
张佳欢 王元符 李金阳 |
吉林大学 |
|
14:30-14:50 |
结构性依赖与制度性隔离:西班牙劳动力市场中移民的职业固化机制与流动性研究 |
王欣 李佳 |
中国人民大学 |
|
14:50-15:10 |
从混沌到澄明:《波波尔·乌》中的七鹦鹉意象分析 |
郑雅文 |
北京大学 |
|
15:10-15:30 |
《灵魂的暗夜》的“形式显示”诗学研究——论圣胡安·德·拉·克鲁斯悖论的灵性引导功能 |
高建怡 |
外交学院 |
|
15:30-15:50 |
奥古斯丁与皮科·德拉·米兰多拉双重视野下的塞万提斯爱情试探叙事分析 |
马可莹 |
北京外国语 大学 |
|
15:50-16:10 |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中国与西班牙两国足球移民政策比较研究 |
李君诚 |
中国人民大学 |
|
16:10-16:15 |
颁奖仪式 |
||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2025年11月18日
编辑:吴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