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丨“词与世界·Word & World”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系列讲座第48期

日期: 2025-11-05



2025年10月31日下午,我院主办的“词与世界·Word & World”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系列讲座第四十八期暨MTI教育中心系列讲座2025年第四期“译好中国故事的四种意识”专题讲座在明德国际楼512会议室成功举行。讲座特邀外文出版社审定稿专家、全国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文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外文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导师黄长奇译审主讲,我院MTI教育中心副主任牛云平教授主持。

讲座开篇,黄长奇引用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黄友义先生的观点,明确了我国新时代翻译事业的两大核心特征:一是翻译工作已从“翻译世界”转向更加重视“翻译中国”;二是人工智能大语言时代到来,推动翻译事业驶入高端发展新赛道。她强调,这对新时代翻译工作者提出的重大启示是:要对外翻译和解读好当代中国,要具备良好的技术素养、中外语言文化功底和批判性思维。



黄长奇重点论述了译好中国故事时应具备四种意识。一是政治责任意识。时政文献外译须坚守正确政治立场,最大限度地维护党和国家的形象与利益。二是国情文化意识。要深入理解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的实质内涵与抽象表述的真正意义,确保展现中国国情与文化的真实面貌。三是跨文化传播意识。译者需在“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中国故事更易被国际社会理解。四是技术赋能意识。新时代的译者应遵循“人机协作,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也要彰显人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image.gif


讲座尾声,黄长奇鼓励翻译教育在“翻译中国”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大势下积极转型。参会师生踊跃提问,会场气氛活泼热烈。牛云平对讲座做了总结。

本次讲座牢牢把握了新时代新形势下译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翻译人才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明确了核心指导原则,详举了有效落实方法,既高屋建瓴又精准务实,为翻译专业教育与翻译人才发展提供了宝贵指南。



撰稿:金婉新

摄影:李文豪

编辑:薛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