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流行语研究中心《全球流行语研究报告·2024》在苏州发布

日期: 2025-05-23


2025年5月18日,在首届中国人文学科年度发展大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周铭主持“古今中西之间的语言文学研究”分论坛“语言与世界”专场,会上发布《全球流行语研究报告·2024》。 



周铭介绍了全球流行语研究中心的建设情况和初步成果。他强调流行语作为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具有丰富的文化研究价值。作为中心的重要成果,全球流行语研究报告覆盖了八大语种、二十一个国别地区,由十位青年教师指导、四十余名中外大学生共同参与编写。报告聚焦中国战略重点国家和语言地区的官方正式文件、传统媒体、网络舆论的流行语,分析流行语所承载的官方立场、国民心态和亚文化趋势。他指出流行语研究有助于准确全面地把握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态,助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全球流行语研究中心主任姜艳详细介绍了报告编写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强调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协同合作在报告撰写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她提出,中心未来计划基于年度报告举办青年学术论坛、创意征文等活动,努力打造一个具有示范性作用的科研实践体系,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与会专家结合自身研究视角,在充分肯定年度报告价值的基础上,对报告的进一步优化和中心平台的建设方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蓉晖分享了《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编写经验,指出词汇是语言学体系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层次,流行语研究本质在于透过语言了解不同的人群,以及不同的社会形态。她建议中心首先应明确目标定位,尽早确定产品形态、种类和应用前景。其次要持续加强资料积累,注意整合现有词典学资源,持续积累资料,进而实现自建标准化语料库的目标以支撑深度研究。研究还应优化区域划分调整,引入社会学、传播学、符号学等理论,开展交叉分析,持续拓展研究深度。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新木结合自身学术经验,充分肯定中心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方面的创新性。他指出,该项目通过调动学生参与跨语种协作,将外语教学与科研实践结合,成果扎实且具开拓性。针对研究深化方向,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从“语言问题观、权力观、资源观”切入,剖析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深刻意义;二是拓展词汇研究维度,建议融合符号学、逻辑构词法及句法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三是扩大语料规模,为深度研究奠定基础。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语言规划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骑认为项目紧扣“话语体系”这一核心命题,直面人工智能时代外语学科转型挑战,通过师生协作构建跨语种研究网络,为全球治理提供语言维度的决策支撑。他指出未来全球流行语研究应构建多维发展路径:一是深化人才培养与科研机制创新,依托“大创”“挑战杯”等平台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师生协作产出教学成果;二是同步成立语言研究实验室,聚焦数据库建设与数据积累,将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科研发表。三是强化社会服务与战略应用,从流行语分析中预判国际舆情,突破区域国别学中“语言工具论”的局限,将语言视为解码社会生态的核心资源,为企业出海提供前置性风险预判与文化适配方案。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张剑认为该报告选词丰富,包含大量热词新词,她高度认可了中心师生的严谨学术态度,她认为未来研究应着力构建“学术-智库-实践”协同发展生态:其一,强化顶层设计,基于全球流行语报告和数据库,对接教育部或北京市重点项目,推动智库平台建设,同时联动高校资源,拓展特色领域合作;其二,深化学术价值延伸,针对已挖掘的新词构建机制,强化理论提炼,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度,推动研究高质量发表。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刘宏刚指出,该报告对于建构中国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独特贡献,其严谨的前期工作与战略前瞻性为未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他着重强调应加强宣传,凸显学术成果的社会引领价值,并打造延续性年度报告体系;在成果转化层面,他建议深挖词汇新意与全球治理视角的创新点,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方面,倡导以年度报告为载体,探索本、硕、博贯通的文科培养新赛道,培育未来的青年学术骨干。



此次分论坛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围绕全球流行语研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专家们的分享不仅为《全球流行语研究报告·2024》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也为全球流行语研究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未来,全球流行语研究有望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通过加强资料积累、深化学术分析、推动成果转化等举措,为全球治理与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全球流行语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家从流行语研究视角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学术研究机构。研究中心以学生为研究主体,定期发布《全球流行语研究报告》,准确全面地掌握全球文化生态,从而为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全球治理能力建设提供智库支持。中心将围绕全球流行语研究年度报告、流行语案例库、流行语研究论文等任务,搭设以学生为主体、青年教师为主导的学术成长平台。


编辑:刘诗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