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 | 外国语学院“教育扶贫中外语人的力量与中澳关系解读”形势与政策研专题研讨课顺利举行
日期: 2021-06-11
2021年6月11日,外国语学院“形势与政策”专题研讨课在明德主楼701顺利举行。本次课程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岩老师主持,外国语学院张勇先教授受邀作为授课教师主讲。张勇先教授曾任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退休后坚持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从事外语教育扶贫工作。此次专题研讨课,张勇先教授结合专业背景自身经历,就外语教育扶贫工作和中澳关系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分享。
张勇先教授首先介绍了他支教的杭锦旗的基本情况。杭锦旗地域广大,库布奇沙漠横亘其中,导致这一地区严重缺水,发展落后。面向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张勇先教授分享了一些关于英文单词“coach”与“杭锦”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他帮助杭锦旗的教育机关、中学与北京人大附中等中学建立联系,开展交流学习活动;与内蒙古师范大学联系,请各学科的本科生、硕士生到当地中学长期实习;联系出版社为当地中小学提供外语教学书籍等。他简单介绍了当地艰苦的条件,分享了一些前来支教的年轻人甘愿扎根此地的感人故事,讲述了自己投身基层教育扶贫的缘由与感受,激励同学们树立高尚远大的理想信念。
在从事基层教育扶贫的同时,张勇先教授仍时刻关注着中澳关系的动态。上世纪70年代建交以来,中澳关系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但过去十几年中,澳大利亚领导人更迭频繁,特别是近几年,中澳关系持续恶化。张勇先教授教导同学们,作为中国人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得到世界的尊重。他还介绍了几个大洋洲小国的大体情况,鼓励同学们作为外语人要广交国际朋友,了解世界各地的语言文化,为跨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声音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国际交流中,西方国家经常在一些词汇的选择中暗藏对中国的攻击与抹黑。张勇先教授回忆几十年来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和进步,提醒同学们,作为外语人一定要永远牢记历史,要了解我们的国家,这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我们的国际传播能力。
课程最后,黄岩老师为本节专题研讨课做总结。目前,国内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国际形势则风云变幻,从自身角度出发,身处时代潮流中的青年大学生一定要注重提升自己,珍惜韶华,用自己的力量服务身边的人,服务社会,做更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