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 “解锁”外语教学新模式 ——外国语学院教师谈在智慧教室的教学心得

日期: 2023-11-20


智慧教室的使用,人大外国语学院从事语言教学的教师是“第一人”,是先行者。智慧教室的使用,让教师始终和学生在一起,与学生亦师亦友,广受学生好评,做到了“智”在教室、“慧”及学生。

自2019年智慧教室投入使用以来,外国语学院立足智慧平台,整合多语种教学资源,依托“智慧教室+U校园”的数字教学环境,结合智能写作平台和智能评阅引擎的一体化设计,在我校专业的智慧教学空间中进行教学实践。老师们利用智慧平台完成教学活动、数据收集,即时和延时反馈等教学环节,最大化发挥智慧教学平台的作用和优势。老师们致力于将数字化的签到、抢答、提问、分享、语音转写、讨论、测验、反馈等功能与传统教学方式相融合,促使课堂朝着多模态的智慧教学方向发展。此外,老师们也将课程思政全面渗入线上线下日常教学,提质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利用智慧教室情境创设、小组协作、多维互动等教学特色,通过教学任务的构建与实施,为实现新时代的育人使命提供便捷、高效的方式。



陈丽丽、刘力是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一直使用智慧教室进行外语教学的老师,她们反馈说:“使用智慧教室已经好几个学期了,授课的体验感非常好,对于语言教学帮助很大。




主屏广播,截屏分享


智慧教学可以把课件分享到各个小组,学生们以教学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分屏上既能看到老师分享给他们的课件,也可以在小组分屏上写下自己的答案。每个小组有不同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可以将这些任务分享给相应的目标小组,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去。




陈丽丽老师表示,“圆型就坐方式以及小组分屏,对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有帮助。”对于这种就坐设置及小组分屏功能,同学们同样好评如潮。大家普遍认为这样的就坐方式能够高效开展小组内及小组间的互动和交流;同时,小组分屏功能还能帮助后排看不清主屏幕的同学提高学习专注力。


在线签到,在线测试


“有助于老师考勤,也不用去点名。在课上要带着学生做练习的时候会使用在线测试功能,这个功能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端APP(嘉课堂)即时接受老师发送的训练题,并直接作答提交。此外,任务结束后,该功能可以直接显示答案,并即刻统计出准确率,老师还可以控制测试时间,有效保障课堂练习的效率。”




老师们可以在上课前使用《人大未来课堂》来发起签到,相对于在传统教室上课需要点名进行签到而言,《人大未来课堂》所发起的签到不但能够节省老师们点名签到的时间,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阻止个别同学替没来的同学帮忙签到等行为的发生。

在线测试功能需要老师们提前在《人大未来课堂》中设置问题、答案及解析。老师们可以在同学们作答完成后现场进行打分及批复,同时还可以直观了解到各个选项的选择人数、有哪些同学回答正确。


投屏分屏,板书标注


由于陈丽丽和刘力两位老师讲授的是语言类课程,课堂互动环节较多,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因此两位老师对于互动类的功能使用最为频繁,例如:主屏广播、投屏、小组分屏以及板书标注功能。刘力老师向各位老师们推荐投屏、小组分屏以及板书标注功能,“我可以随时在板书上进行标注,并且可以推送给同学们不同的截屏内容。这是我目前在课堂上使用次数最多的功能。”





“我觉得智慧教室它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物理教学空间,其实更重要的是要把教学的各个流程各个环节以及各个元素,都能够跟现在的智慧教室的功能以及智慧平台的功能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智慧教室的作用。”

刘老师还认为,数字化教学是一个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各类的数字化教学手段发展以及教师在运用这些数字化教学手段方面个人素养的提升,对未来的教学提质增效是非常有用的。她表示,“从老师的发展来讲,老师们也应该主动接触、主动学习,并实际应用这样的新技术。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也会更适应未来新课堂的教学形态。”

智慧教室的各类设施为外国语学院教师的授课与同学们的学习带来全新体验,提供了多方面便利。在智慧教室中,学习氛围自由,学习方式灵活多样,有效对接外语专业学生需求,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教室内的教学大屏、多个小屏组以及手机移动端APP,可随时形成多维互动的环境,便于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促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的高效交流。例如,两组同学可同时在屏幕上操作,合作完成指定练习,这有助于学生进行课前准备,互相学习、彼此监督,并将自主探索、信息处理、思辨演讲、沟通交流贯穿于课堂展示环节中,充分地发挥课堂在专业型人才综合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具有催生新的教育形态、革新教与学关系、推动教学方式变革的巨大潜力。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课堂这一高等教育数字化主战场,利用学校优势资源,主动构建并利用好全场域多层面、个性交互的智慧课堂,学院将继续探索新时代智慧人才培养的外语教学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