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背景 相同的挑战 台湾政治大学外国语文学院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日期: 2018-05-09


台湾与大陆,一衣带水,同宗同源,而具体到外语教学问题上,双方既面临着共同的国际形势以及挑战,也展现着各自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特点。2018年5月8日下午2时许,台湾政治大学外国语文学院斯拉夫语文学系主任鄢定嘉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双方共同论了外语学科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困境。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建平出席并代表外国语学院致欢迎词,副院长刁克利,副院长来炯,以及各系部副主任共同出席了该次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  王建平


随着全球一体化形势的发展,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大陆,语言的重要性都在上升,然而在这一形势下,外语类专业的热度却没有明显的提升。双方在交流中均表示,虽然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但是外语类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下降,双方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学生外流的情况,更多的同学更愿意选择外交、商科或传播领域作为日后的研究重点或者工作方向。在会谈中,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刁克利认为如今“外语+”趋势已经日益成为外语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语言更多时候被当做了其他领域的工具而非目的。“为他人做嫁衣裳”是外语类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刁克利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两校都提出了精简课程的要求。以本科教学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需要修够175学分,但是台湾政治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本科生的学分已经不足130学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社团活动和个人学习时间,以及多种可选的第二专业。对此,鄢定嘉介绍了台湾政治大学“精实课程”项目,在精简课程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台湾政治大学外国语文学院斯拉夫语系系主任  鄢定嘉


除了共同的国际形势之外,双方教师还面临着共同的科研压力。对于从事外语研究的人员来说,翻译国内外国经典著作是其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是语言类学科独有的特点。但是在目前的制度中,译著无论是在中国人民大学还是台湾政治大学尚未被纳入考核体系,这无形中增加了语言类教师的工作压力。此外,鄢定嘉还在会谈中指出,目前在台湾“数字”成为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指标,但是这样的评定方式对于包括外语类在内的人文学科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来炯


会议持续了约两个小时,会上双方还介绍了各学院的历史沿革和办学特色,并积极学习对方的成功经验。双方虽然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但是从国际大环境下,双方都切实面临着共同的机遇和挑战,并积极探索适合外语类学科的发展之路。会后,双方进行了合影留念。




(撰稿人:胡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