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外国语学院召开语言交叉学科研究发展规划座谈会
日期: 2021-05-15
为积极响应学校“十四五”规划及“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要求,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交叉学科研究,2020年5月12日,外国语学院在明德国际楼501会议室组织召开语言交叉学科研究座谈会。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杨东、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阎芳、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李晶、科研处副处长关晓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商学院、新闻学院、财政金融学院、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心理系等学者代表参加会议,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建华主持会议。
首先,王建华副院长代表外国语学院对各位与会领导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座谈会的初衷,他指出语言在各学科领域起到媒介作用,以语言为导向进行交叉融合研究既符合当前学术研究前沿引领的现实要求,又能够响应国家和学校重交叉研究的科研创新战略。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阎芳介绍了此次座谈会的三个基本出发点:首先,外国语学院有着深厚的语言学研究基础、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但是面临传统学科不断创新,前沿交叉学科的发展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新方向;其次,响应跨学科融合的国家教育方针,单个学院学科力量有限,需要各学院语言相关科研力量和智慧搭建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凝聚全校资源让学科交叉成为研究常态;最后,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与建议,如何让交叉学科研究成为可能需要从个人、学院到学校各层面努力。
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杨东传达“十四五”规划精神及学校最新政策中对于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重要论述并提出三点跨学科研究规划:一是整合全校资源、鼓励各学院搭建跨学科创新研究交流平台,集中攻关做出重大创新性成果;二是提出“强基础,固社科,重交叉”的学科发展方向,利用交叉学科的创新性发展去引领非一流学科整体发展、巩固一流学科优势地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是基于语言人工智能大环境,调研学院不同学科背景、制定符合实际而具有示范意义的语言交叉学科发展规划。学校科研处副处长关晓斌指出“十四五”规划要求人文社会科学要有新的突破点与增长点,其中交叉学科的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交叉学科发展并非空喊口号,而是要切实开展起来,学校科研处将在项目资助、机制创新等方面为交叉学科融合保驾护航。学校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李晶表示学校将着力搭建跨学科平台,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未来学校将建立交叉学科研究院孵化基地,为跨学科研究提供各方面支持。
在学科交叉研讨环节,与会老师展开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来自不同学院的学者老师分别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分享了学科交叉融合方面的经验和案例,提出了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见和建议。文学院陈前瑞老师指出在学科交叉的大背景下要努力克服束缚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期刊制度及教师任职条件等方面给予跨学科研究更大的空间;新闻学院林升栋老师和心理系张清芳老师分别从新闻学科文化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提出语言学与心理学交叉融合的新方向;商学院檀文茹老师强调语言与非语言研究在国际商务谈判沟通及国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严睿老师分析了人工智能交互在语言翻译等领域的优势及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语言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跨学科合作的发展空间;财政金融学院代志新老师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了语言的经济属性,并指出语言形式对于国际贸易、移民政策、金融市场及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影响;新闻学院宋健林博士后介绍语言与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息息相关并提出合作意向;外国语学院郭庆民教授、杨敏教授和刘力副教授基于外语语言专业特点从语言教学与研究两方面探索学科交叉融合新方向,提出要搭建口语、写作能力测评大数据平台以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文化与国际视野、并进一步提出语言研究要向话语研究的方向靠拢。
王建华副院长作会议总结发言,他认为此次交叉学科研讨是一次“聚焦语言交叉研究,推动语言交叉合作”的研讨,各位老师从语言研究的三个维度:基础研究、实践应用、智能大数据研究展望语言未来在语言认知与话语数据库基础研究、教学与文化交流及智库决策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也相信在学校的支持与帮助下语言交叉学科研究能够为学校的学科发展以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撰稿:吕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