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名单 | “校史青年说”多语种翻译大赛结果揭晓!
日期: 2024-04-2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24年1月至3月开展“译光荣校史,走先锋新路”——“校史青年说”多语种翻译大赛,鼓励人大学子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从厚重校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翻译实践中精进外语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一定要把这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党的这块重要阵地。
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一万多名革命干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毛泽东曾对陕北公学给予高度评价:“陕公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因为她是为着抗日救亡而设”,“陕公是中国进步的缩图”,“有了陕公,中国就不会亡”。从昨日的陕公“创造革命先锋的场所”,到今日的人大“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八十七载光辉历程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铭记着一代代陕公人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的青春热血。鉴往知来,初心永驻,“校史青年说”系列微视频以青年之声讲好人大故事,以青年之姿展现人大风采。陕公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如延河般奔流不息,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大学子争做“开路先锋”,勇当“事业闯将”。
在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两周年之际,人大学子译校史、忆初心,以翻译之笔讲述人大校史,以赤子之心赓续红色血脉。本次大赛选取“校史青年说”第一期视频《如何在战火中建一所大学?》讲稿作为翻译文本,在2024年1月25日至3月31日征集期间,共收到近百份译文投稿,覆盖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近20个学院。经大会组委会评委匿名评审,本次大赛共产生63位优秀译文获奖者。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英语获奖名单
特等奖 |
胡晴 |
一等奖 |
郑梓康、李亚博 |
二等奖 |
郭抒杨、张瑀晴、 吕文轩、唐颖 |
三等奖 |
白一冰、程禹嘉、郭小雨、 王怡程、张馨心 |
优秀奖 |
李若菲、于晰然、黄瑞转、 李石仙、许佳琳、张君哲 |
德语获奖名单
特等奖 |
谢冰清 |
一等奖 |
欧领、师宜跃 |
二等奖 |
林佳然、任佳、王慧鑫 |
三等奖 |
王淏媛、张书畅、于海菁 |
俄语获奖名单
特等奖 |
党清政 |
一等奖 |
高艺帆 |
二等奖 |
赵丹、郅建功 |
法语获奖名单
特等奖 |
杨连娇 |
一等奖 |
范馨木、俞思颖 |
二等奖 |
张舒扬、陈诗楠、郭瑞琪 |
三等奖 |
郑呈培、熊英、陆心硕、 陈禹璇、曾友嘉 |
优秀奖 |
蔡佳慧 |
日语获奖名单
特等奖 |
郑梓康 |
一等奖 |
张雯宇 |
二等奖 |
高明祺、齐玉 |
三等奖 |
池翰林、孙佳琪、 文静敏、张力钒 |
西班牙语获奖名单
特等奖 |
文雯 |
一等奖 |
何佳怡、李佳仪 |
二等奖 |
蓝听轩、张曦文、王紫雅 |
三等奖 |
李国涛、张佳妮、刘晨晔、 吴雅婷、杨冰琪 |
优秀奖 |
王欣 |
篇篇译文承载着陕公青年的红色基因,回应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从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一路走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红色精神浸润中成长的人大学子,将以学习译介校史故事为起点,在历史中不断汲取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前行的步履愈发铿锵,身后是先辈希冀的目光,前方是民族托付的希望。在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两周年之际,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吾辈译校史、忆往昔、思前路,坚守红色阵地,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定当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