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场讲座中,陈瑞清前瞻性地提出人工智能驱动下翻译学研究的五大前沿方向。他指出,AI的介入正引发翻译领域的“范式转移”,研究者需重新审视“谁是翻译主体”这一根本问题:从传统的人类译者独自主导,转向 “人机共生”的混合主体模式。陈瑞清详尽剖析了人工智能如何重构翻译理论认知、优化人机协同工作流,并借助眼动追踪、键盘记录、脑电成像等量化手段深化对翻译认知过程的理解。他特别强调,在机器翻译质量评估、远程口译延迟效应以及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等领域,存在大量值得深耕的科研选题。针对翻译教育,陈瑞清分享了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将AI工具融入课程体系的实践经验,强调传统翻译基本功训练与AI素养培育必须双轨并行。他建议,教学前期应夯实学生的核心翻译能力,再逐步引入AI工具,以培养其成为能驾驭技术、而非被技术替代的“前沿译者”。
在讲座最后的问答环节,陈瑞清就AI与翻译实践的关系、译员未来定位、AIGC检测可靠性及教学中的AI引入时机等师生热议问题,提供了兼具国际视野与现实洞察的精彩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