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承校志 王学军教授结合校史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做党史学习教育讲座

日期: 2021-04-23



为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充分发挥党的历史资政育人作用,4月21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四场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讲座在明德国际楼310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室研究员王学军教授主讲,外国语学院党团学办公室主任商竞老师主持。校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指导组副组长陈璞老师、组员宫平老师,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阎芳老师、党委副书记黄岩老师,学生党支部、团支部代表以及院党校第20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讲座。


校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指导组副组长陈璞老师、组员宫平老师莅临本次讲座


讲座以“凝聚起来的信仰--华大师生的一场‘国考’”为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将校史校情的学习贯穿在党史学习教育之中,借助生动严谨的语言和珍贵翔实的史实资料,用五个经典历史场面串联起华北大学从延安走到北京、“进京赶考”的光辉历程,激励广大学子接续革命星火,勇担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重任,在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前行道路上答好“初心之问”,解好“使命之题”。


e79706400aa048fba0321d87dbc7c6fd.jpg


讲座伊始,王学军老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寄语开宗明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王学军老师指出,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创办之初就被寄予厚望。在80余载的办学历程中,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同向而行,把党的信仰、宗旨和追求融入到庚续不断的红色血脉和学校建设中,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


王学军老师做主题讲座


王学军老师向师生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前世今生”。从陕北公学到华北大学,再到中国人民大学,我们的学校诞生于抗战烽火之中,继承了延安的传统和党的红色基因,从一开始就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作为建校、成长和发展的主题主线。“队伍齐集天安门”讲述了华北大学师生为迎接开国大典,发挥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实干精神,参加了北平城的打扫清洁和垃圾处理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北平人民的卫生健康状况;“五百学子护大典”见证了一支由五百名华大学子组建起来的纠察队,在准备开国大典的过程中全力保障天安门广场安全,保卫开国大典顺利举行;作为开国大典当天唯一通过金水桥主桥经过天安门的学校,“珍贵记忆世代传”将华北大学的无上荣光和为国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定格在新中国历史的开篇中;“南下北上擎旌旗”彰显了华北大学干部队伍“祖国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的风骨,他们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支持配合党的工作,南下北上、无私奉献、甘于牺牲;“同志们万岁”不仅介绍了“把最好的歌唱给祖国”的著名歌唱家郭兰英,还有像核武器专家吴际霖一样把最好的青春献给国家,在隐姓埋名中干惊天动地大事的伟大功臣。中国人民大学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学军教授动情讲述华北大学师生队伍齐集天安门的故事


“为什么这些优秀的校友都甘于奉献?”讲座的最后,王学军教授向在座师生提出了一个“思考题”。他精选了几条毛泽东同志语录,作为这一“初心之问”和“使命之题”的解答: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支柱与政治灵魂的党,是将“人民至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与力量源泉的党,正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党员同志们也都以身作则,坚持党的信仰,关心他人,坚持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王学军老师在讲座上提出的“思考题”引人深思


商竞老师对本场讲座作总结发言,她首先代表学院感谢王学军老师为全院师生奉献了一场有声有色、深入人心的党史学习教育讲座,为外院党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树立了良好典范。商竞老师表示,希望同学们以学为基,向史而新,在从人民大学与党和人民的血脉联系中深刻地体悟作为一名“人大人”肩上的使命与责任,弘扬“立学为民、治国报学”的精神传统,用党史、国史、校史擦亮新时代人大青年的精神底色。


外国语学院党团学办公室主任商竞老师作总结发言


本次专题报告会在参会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取得了显著的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接下来,外国语学院党委将进一步推动校史教育、党史教育有机融合,丰富红色基因时代内涵,通过整合校史、院史资源推进主题教育,用好老校区、博物馆等“鲜活教材”,讲好“人大外院英雄儿女的故事”和外院优秀共产党员校友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外院学子成长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撰稿:夏珺瑶、李心焰俪

图片:郭艳垣、吕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