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词与世界·Word & World”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系列讲座第49期——语言的人性本源

日期: 2025-11-14


2025年11月12日下午,“词与世界·Word & World”系列讲座第49期“语言的人性本源”在明德国际楼501会议室成功举办。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Yosef Grodzinsky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讲座由我院大学英语教学部王小丽老师主持。


640-3.jpg

 

Grodzinsky教授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美诺悖论”入手,引出了人类知识的先天性问题。他指出,这个问题至今仍是神经科学和语言学研究中的核心议题。Grodzinsky教授通过其长期从事的行为研究、语言病理及神经影像等多维度语言学实验,详细阐述了大脑中语言处理的模块化观点。除了已知的布罗卡区和韦尼克区的语言功能,他特别展示了大脑岛叶在逻辑语义处理中的专业化分工。讲座中,Grodzinsky教授还讨论了神经外科手术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他描述了如何通过清醒状态下的脑部手术来确定语言功能区域,以及这些研究如何帮助临床医生在治疗语言障碍患者时做出更精确的决策。


640-4.jpg

 

Grodzinsky教授结合其新书How Deeply Human is Language: Chomsky, the Brain and the AI Fantasy(《语言的人性本源:乔姆斯基、人脑及人工智能的迷思》,2026年4月,MIT出版社)分析了当前人工智能在语言处理领域的应用及其局限。他认为,尽管人工智能在某些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它仍然无法模拟人类大脑处理语言的复杂性和深度。

 

640-5.jpg


此次讲座吸引了线上线下众多师生参与聆听和讨论,不仅拓宽了听众对语言与大脑关系的理解,也激发了师生们对这一领域深入研究的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术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启发和指导。

 

 

撰稿:陈   瑶

编辑:黄祉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