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载立德树人,半生躬耕初心不忘 | 致敬“从教三十年”教职工

日期: 2023-09-23

三十峥嵘育英才,四载春秋赴山海。我院教师杨彩霞教授、王红教授、张雅萍副教授、苗军副教授、高海副教授及张凌老师初心如磐、奋楫笃行,三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教研第一线。他们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潜心教书育人,将三十年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高尚的教育事业,为党和国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专业能力过硬的外语人才。

回眸悠悠三十年,满载时光与记忆。往昔光影帧帧闪过,日夜匆匆感慨遂深,接下来让我们和几位从教三十年的教师一起,追忆他们那如诗如歌的杏坛芳华。


(MTI教育中心 杨彩霞)

回首从教三十年,其实我只做了一件事,在两个维度上做出了努力:教书育人,完善自我。

先说教书育人。在前十年中,我一直认为把课程知识完全到位地传递给学生就完成了教书的任务。慢慢我发现,即如人大这样校园里的学生也是充满各种困惑和迷茫。我愈发觉得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于是,我便开始逐渐走入学生的生活,尝试以同理心来理解他们,并努力分享自己的生活阅历以成为他们的朋友。再谈完善自我。在这三十年的教书过程中,我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得到滋养,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大量的阅读、认真的备课,让我越发认识到懂得越多,懂得就越少。大量的翻译实践,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让我从小说中的人物身上体悟到了不同的人生。


(大学英语教学部 王红)

回首三十年从教生涯,自豪、幸福和感恩交织在一起。自豪于我从事的是教师这个太阳下最为光辉的神圣职业,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甘做“红烛”、“春蚕”和“人梯”;幸福于我执教人大这所新时代“独树一帜”的顶尖学府,立德树人,孜孜以求,不断逐梦、筑梦和圆梦;感恩三十年来始终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学校、学院以及各级领导,为我提供学习、成长和进步的平台;感恩一路引领的师长、相佐的同事和相伴的学生,让我在人生最好的年华拥有最美的回忆。时光知味,岁月沉香,虽有遗憾,但无怨无悔,展望未来,仍满怀憧憬。今后我将牢记“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继续为学校和学院发展建设、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为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青年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英语教学部 张雅萍)

时光荏苒,匆匆三十载。首先感谢外国语学院历届领导和前辈们在过去三十年里对我的关心!向外院优秀的前辈老师们致敬!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里,随着学校对本科英语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一轮接一轮的教学改革,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第二课堂等诸多方面不断创新迭代,我和大英团队的同事们一起躬身耕耘,衣带渐宽终不悔。在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衷心感谢大英部同事们的无私帮助和支持!感谢外院其他系部老师们的真诚友善和信任!感谢外院行政教辅老师们的大力协助和辛勤付出!感恩职业生涯与外院人同行!

衷心祝福外院!相信外院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俄语系 苗军)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我认真地对待了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每一篇指导的论文。在自己从教三十年的特殊时刻,回首过往,内心坦然且欣慰。

感谢同事们一路的陪伴,让这三十年,一万多个平凡的日子,有了色彩和温度。谢谢大家!


(大学英语教学部 高海)

三十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始终坚守一份平常心,低调做人,认真做事。三十年教龄,韶华易逝,初心不改,庆幸选择了人民教师岗位,感恩外国语学院,感恩中国人民大学。


(英语系 张凌)

不知不觉,从教三十个年头了。三十年里,每当看到学生取得进步,在各种大赛中获奖,考研或者考博成功上岸;每当在节日里收到多年前教过的学生发来的祝福信息;每当到外地出差开会偶遇以前的学生一起开心地聊起过去,我就深切体会到从事教育这一阳光下最高尚的职业的成就感。

这三十年,还收获了与各位同事的珍贵友情。同事们来自五湖四海,既有从事教学科研的老师,也有从事行政和教学服务的同事。教学和专业上碰到任何困难,同事一定是最值得依赖和请教的人。我们在工作中互相帮助,不少在生活中也成为了最好的朋友。能够在人大外院、在英语系度过自己绝大部分的职业生涯,我深感幸运!

在今后数年还要与同事们一起并肩战斗,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祝所有同事们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外院蒸蒸日上,再创辉煌!


三尺讲台铸造天和地,一颗丹心成就你和我。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教师无上荣光,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希望全院教职工能汲取榜样力量,砥砺奋进前行,秉持“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崇高信念,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浪潮中,追随杏坛荣光,永葆教育情怀,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真谛,践行教育家精神,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