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团队参加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大学英语研究分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19届学术年会
日期: 2023-11-16
11月11日,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大学英语研究分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19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我院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参会。本次学术年会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大学英语研究分会主办,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承办,共有87所京内高校、4所京外高校的近200名大学英语教师出席。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及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讲话精神,本次大会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和《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以“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主题,囊括课程思政建设、数字化教学模式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案例实践研究、国际传播能力与国际胜任力培养四个主要议题,积极倡导各高校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养,全方位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开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格局。
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市教委高教处等领导先后致辞,祝贺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大学英语研究分会成立60周年。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胡壮麟先生以“故事累累,铭记在心——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成立60周年”为题,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他对高校“课程思政”的认识。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霄翔教授以“数字赋能视域下创新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为题作主旨报告,指明在数字化教学时代提高外语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研讨会共设8个分会场,来自各高校的近百名教师就课程思政建设、新教学模式探索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国际胜任力培养等方面分享了其教学研究和实践成果。
我院副院长田丽丽作为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大学英语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代表,主持“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国际胜任力培养”分论坛交流活动。在该分论坛中,我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师王红、吕爽、杨滨瑜基于我校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实践,以“以国际胜任力培养为导向的公共外语实践教学体系——‘双轨运行’新模式”为题作分享发言。我校公共外语教学改革依据校本特色的“国际胜任力框架”的培养目标,力图构建课内外一体化外语能力提升训练体系,实行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双轨运行新模式,以厚植家国情怀、拓展全球视野为基石,从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国际胜任力。以国际胜任力培养为导向的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受到各高校外语同行的高度关注,引发热烈讨论,纷纷表示期待未来在教材编写和教学研究方面有更多合作。
我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师张雅萍、陈艳红在“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分会场发言,分享大学英语综合课程思政“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路径,强调从时间和空间上着力拓展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深耕考察课程思政资源使用的成效性。
在“基于有效课堂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实践”分会场,我院教师田丽丽、刘力基于中国人民大学《高级英语写作》课程,分享了数字赋能下的大学英语写作创新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该课程以写作过程为框架,以各写作阶段的主要写作技能为载体,依托学科型智慧教室和智慧教学平台,突破学科教学的时空限制,创新构建大学英语写作课程智慧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提升多语境、多模态、多渠道的英语书面沟通能力。随后,我院教师尹星和卢英聚焦基于智慧教室的教学环境中数字赋能增效、创新思政育人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模式,分享“数字赋能、创新育人——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听说混合式教学”。
我院大学英语教学部锚定国家对高校青年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要求,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外语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模式,创新数智教学方法路径,着力构建以国际胜任力培养为导向的公共外语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卓越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青年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