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链接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外研在线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日期: 2025-11-1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决策部署,11月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媛、团委书记刘心怡、团委副书记闫宇菲率队前往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活动。此次参访不仅是学院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切实举措,更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外语教育的重要实践。


高教事业部市场运营助理李翘楚带领师生们参观了外研在线的发展成果展示板。从iTEST智能测评平台的发布,到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的建设,外研在线充分践行“赋能智慧教学,培育时代人才”的企业使命。实践证明,数字技术的广泛赋能正推动着外语教育构建更加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注入持续动能。

在场师生同高教事业部市场高级总监韦亚菲、解决方案经理曹群、人力资源部HRBP高级经理衣雪婷开展座谈交流。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数字教育变革、学科建设等重点议题展开讨论,就技术赋能、资源互补、人才输送等多维度的合作达成初步共识,为构建新时代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校企协同的有力支撑。

在AI技术交流环节,同学们体验了“诠释当代中国”模拟口译、“讲述当代中国”模拟英语演讲、“一带一路”模拟商业会谈和小U语言训练舱,真切感受到科技为外语学习带来的场景化、交互性支持,对外语能力在跨文化沟通与国际传播中的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技术赋能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实战能力,更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高水平外语人才提供了创新路径。


通过这次访企拓岗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科技企业的用人标准与理念,更切身体会到了“科技赋能教育”带来的革新与震撼:
这次参观刷新了我对“学外语”的认知。我第一次了解到iTEST、U校园等平台背后的创新逻辑,AI、XR等技术不再是遥远的概念,也不仅仅停留在网页和手机app上,而是在深度重塑我们的学习方式。外语人才未来的竞争力,不仅在于语言根基,更在于能否善用智能技术、拓展认知边界。我们必须主动拥抱这种变革,将自己锻炼成既懂语言又懂技术的复合型学习者,才能在未来舞台上占据优势。
2025级英语班本科生陈妍心
企业看重的不仅是专业分数,更是学习迁移、表达沟通和面对挫折的“韧性”,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专业并不是限制我们的标签,而是我们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基石。同时,那些所谓很高深的技术也并不是难以触及,只要有意识地去探索,也能够掌握。将来我可能会向语言与科技、传播、管理等领域的交叉点多进行探索,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内核、有弹性的“T型人才”。
2025级涉外法治创新人才班本科生董必宸
在我的人生规划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职业方向。当我看到外研在线专业而先进的教学平台与工具的时候,我明白了“教师”这个词在科技赋能时代的新内涵。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更应注重学生学习的启迪。在教学资源如此丰富的当下,用何种方式培育、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都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教育命题。
2025级俄语班本科生霍伯铭
在外研在线的外语文化墙前,同学们用所学语言互道问候。一句“你好”用不同语言呈现,恰如一场微缩的文明对话,生动诠释了语言作为连接不同文明纽带的深刻内涵。每一位外院学子不仅是语言的学习者,更是传递文化、搭建沟通桥梁的青年使者。
数字浪潮奔涌,外语人才的无限可能被不断拓写。本次外研在线参访活动不仅是一次职业岗位的开拓,更是一场关于外语人才未来发展的深刻启迪。面向未来,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协同,引导同学们在夯实专业根基的同时,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培养复合能力,努力成长为既精通语言、又懂技术,更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文:霍伯铭 华迅
图:陈妍心
编辑:黄斐凡 李佳
审核:刘心怡 闫宇菲 沈欣 张泽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