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外国语学院第十一届“词与世界”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日期: 2022-12-19
2022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词与世界”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于腾讯会议线上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论坛是我院研究生培养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自2011年起至今,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届,成为激发思想、鼓励学术、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第十一届研究生论坛于今年10月发出征稿通知,共收论文投稿628篇,11月14日公布入选结果。本届论坛入选论文来自世界82所高校,其中校外投稿158篇,校内投稿46篇,共计204篇,涵盖英、俄、日、德、法、西六个语种。本届论坛以线上会议形式举行,共设置1个主会场及18个分会场,来自各语种语言学、文学、翻译、文化、区域国别五大方向的204名研究生们分享了他们的学术成果。
本次论坛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方教授作开幕式致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苏晖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冯佳副教授作主旨发言。
全体合影
陈方院长向此次参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亲切问候,回顾了论坛十年来不断发展、成长的点点滴滴。虽然由于疫情已经连续三年都只能线上举行论坛,但论坛的宗旨和主题依旧没变,一直致力于为外语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希望各位参会同学能在此次论坛中愉快交流,有所收获。
陈方院长作开幕式致辞
苏晖教授作《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话语建构》主旨发言,主要从外国文学研究如何凸显中国视角和中国立场、外国文学学者在中国话语建构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外国文学研究可开拓的空间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多年来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心得和思考。
苏晖教授发言
冯佳副教授作《译学研究前沿与展望——口笔译研究的新视窗》主旨发言,分享了对翻译学研究的思考,为如何发掘学术前沿、捕捉学术热点提供思路。首先介绍了翻译学研究的知识体系以及核心课题,然后对翻译学研究进行展望,主要介绍了实证翻译研究这一新研究范式。
冯佳副教授发言
在上午的主会场中,一共有来自世界82所高校的204名硕博研究生参会,其中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郝珍珍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钟子龙博士,南开大学的赵艺瞳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的黄佼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于锦涛博士分别在大会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五位同学的发言涵盖了英、德、法三个语言专业以及文学、语言学、翻译学三个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郝珍珍博士发言
每位同学发言结束后,点评老师都针对其论文和发言内容进行点评,在对同学们各自的优势和闪光点表示肯定的同时,也给出了专业具体的指导建议。各位点评老师分别为:赵蕾莲教授,杨敏教授,周铭教授、刘海清教授和牛云平教授。
赵蕾莲教授点评
下午两点,根据各语种和方向,论坛共设18个分会场,参会同学于各自的分会场宣读论文,各会场的点评老师对每位同学的发言都做了专业、具体的点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来自各高校的同学和老师们进行了愉快的交流与分享。分会场发言结束后,每个分会场都产生了1-3位“专业之星”。
英语分会场的同学宣读论文
俄语分会场陈晓慧老师进行点评
德语分会场合影
颁奖仪式与闭幕式于下午四点四十分在主会场准时开始。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系主任张意教授作大会闭幕式致辞,并在线为5位“学术之星”以及34位“专业之星”的获得者颁发获奖证书。张意教授对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同学们依旧保持学术热情表示肯定,对各位参会老师和同学们、承办本届论坛的德语系、外国语学院学术部以及所有论坛志愿者致以诚挚谢意,同时也期待明年研究生论坛更加精彩。
张意教授作闭幕式致辞
外国语学院第十一届研究生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老师们的认真评审以及论坛筹备委员会的精心组织。会后,与会老师和同学都高度评价了本届论坛,认为本论坛促进了各高校外国语学院师生们跨校、跨院系的交流探讨,为拓宽学术创新领域、提升学术创新能力、了解学术前沿探究搭建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