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I教育中心成功举办Tony Hartley教授学术讲座
MTI教育中心成功举办
Tony Hartley教授学术讲座
日期: 2019-05-16
4月24日下午1:30-3:00,英国利兹大学荣休教授Tony Hartley应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邀请,以“Creating a new genre via crowd sourced post-editing of NMT:the challenging case of English, Japanese and rugby”为主题,为外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还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同学参加。讲座由MTI教育中心主任朱源教授主持。
Tony Hartley教授与朱源教授
Tony Hartley系英国利兹大学翻译研究中心荣休教授,前利兹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教于东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他于今年四月初到访人大,并在MTI教育中心开设了为期一个月的“笔译工作坊”实践课程,该课程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Hartley教授在设计、使用以及评估翻译软件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讲座伊始,Hartley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其团队目前负责的项目,即为2019年底日本橄榄球世界杯创建的翻译系统。他指出,在橄榄球世界杯的赛场上,有超过60万名观众需要翻译服务。面对如此巨大的语言服务需求,Hartley教授及其团队将众包型译后处理以及神经机器翻译进行结合,构建出了橄榄球领域的英日互译系统。
首先,他对“genre(领域)”、“crowd sourced(众包)”、“post-editing(译后处理)”、“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神经机器翻译)”等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带同学们熟悉了机器翻译领域的相关术语。随后,Hartley教授通过对比英语和日语橄榄球新闻报导的数量,指出了建构橄榄球领域英日翻译系统背后的困境。针对该困境,他表示他的团队在对翻译引擎进行特定训练之后,在日本橄榄球爱好者中招募了译后处理人员,对照单语词汇表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进行译后处理,从而得到了质量较高的日语译文。Hartley教授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语料库数据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backtranslation(回译)的方法把目的语语料库的价值最大化。
在交流提问环节,Hartley教授和同学们就“机器翻译是否会取代人类译员”、“机器翻译中的通用符号”以及“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Hartley教授的讲解加深了同学们对于机器翻译的理解,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撰稿:徐坤 何倩秀
摄影 :张明明 呼媛媛
编辑:杨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