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公开学术讲座“《鸟兽戏画》——动物们的乐园及其崩坏”成功举办

日期: 2022-06-28


2022年5月10日下午4点至6点,中国人民大学高端外国专家小峯和明教授的公开讲座“《鸟兽戏画》——动物们的乐园及其崩坏”以线上方式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日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办,日语系主任李铭敬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日语系硕士、博士研究生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海内外院校或研究机构的师生学者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活动。

小峯和明教授曾任职于日本国文学研究资料馆和立教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高端外国专家、立教大学名誉教授、早稻田大学客座上级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及法国高等研究院的客座教授,主要从事日本古典文学研究,尤以东亚说话文学研究见长,著作等身,主要著述有《説話の森》《中世日本の予言書》《遣唐使と外交神話》《中世法会文芸論》等。

本次讲座题为“《鸟兽戏画》——动物们的乐园及其崩坏”,讲座内容由“《鸟兽戏画》介绍”“《鸟兽戏画》甲卷的复原与解读”“《鸟兽戏画》乙卷的动物们”“《鸟兽戏画》丙卷的表里”“《鸟兽戏画》丁卷的模仿”“拟人化创作的意义”“《鸟兽戏画》的前后”等七个部分组成。讲座伊始,小峯和明教授首先从作品创作时间、现存状态、有关的史实记录、文学史上重要地位等几方面对日本国宝《鸟兽戏画》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现存《鸟兽戏画》四卷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分别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时期创作出的作品。之后,小峯教授分别对《鸟兽戏画》甲乙丙丁四卷各自的特征作了详细说明。


1.jpg


其中,现存甲卷并非该卷的原始状态,是在战火等原因导致部分内容缺损后,由后人拼补修复而成,且从其中青蛙与兔子的绘画风格的差异来看,现存甲卷极有可能是由原本互相独立的两卷拼接而成。此外,现存甲卷内容与日本节日、密教绘画之间亦存在密切联系。针对甲卷内容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小峯和授主张应从该卷中笑的表现、音声的表现、视线的表现等多个维度理解、阐释其中蕴含的丰富意义。相比于故事线明确的甲卷,乙卷的性质更近似于动物图鉴。乙卷前半部分以现实中的动物画为主,后半部分则以异域或想象中的动物画为主。现存丙卷也非该卷的原始样貌,根据平成21年至24年的解体修理发现,最初丙卷中的人物画部分与动物画部分应是互为绘卷的表里,即应是正反两面均有绘画的绘卷,经后人将纸张分层并拼接后才形成如今丙卷的形态。而丁卷不同于前三卷,其内容均为人物画而不见动物画,且从绘画内容来看,大部分构思与设计均借鉴自前三卷。接着,小峯教授以《鸟兽戏画》的拟人化创作手法为例,进一步展开思考,阐释了文学中拟人化手法的深刻内涵与丰富意义,并点明这种拟人化创作手法在日本文学脉络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值得研究者们持续关注和探讨。


2.jpg


在提问环节,小峯教授与来自北京大学的丁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生等围绕《鸟兽戏画》的内容与表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李铭敬教授总结本次讲座的内容,并对小峯和明教授表示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