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人大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孟虹老师应邀参加学术会议就德国新款疫情治理模式特点等做专题报告

日期: 2020-12-11


2020年11月24日,2020年“德国形势年终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中心以及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学会联合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单位的16位专家学者在会议上围绕德国疫情、内政、外交、经贸形势以及中德关系等问题的最新动态做了专题报告。

我院德语系孟虹副教授作为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会理事,应邀在会上做了题目为“德国抗击新冠疫情的制度特点及其影响”的专题报告。孟虹老师在介绍了德国疫情的最新动态之后,主要从四大方面着手,即德国应对传染病的常规性危机管理机制、抗击新冠疫情的体系构建与矛盾性、抗疫措施与功效受阻之根源和德国“新冠疫情危机”派生的影响,综合分析了两德统一30周年之际德国在特定的政治文化与公民文化背景下,抗击新冠疫情有别于我国的制度性特点及其影响。



11月22日,孟虹老师还应清华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的邀请,参加了该中心一年一度的线上学术研讨会,就“新冠疫情背景下‘恐惧效应’与中德关系发展”做专题报告,重点围绕新冠疫情作为“二战以来的最大危机”对于德国所造成的全方位恐惧与挑战,分析探讨中德关系为何在疫情期间短短半年内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中美冲突是否影响到中德关系、“制度性对抗论”意味着什么以及中德合作未来前景等问题。



10月24日,孟虹老师还参加了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在南京大学召开的2020年年会,并结合目前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研究,就“从德国抗击新冠疫情治理模式看历史反思的多元化影响”作专题报告,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作为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孟虹老师还参加了学会的理事会会议,并在年会上主持分论坛活动。在此次年会上,孟虹老师辅导的两名研究生李萌娣和王丹妮所提交的有关莱比锡书展和柏林大屠杀记忆场所的论文,获得了“首届青年史学优秀论文”的殊荣。



撰稿:杜哲、张子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