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明德致远”系列学术讲座第十四讲郑体武教授讲座在人大外院成功举办

日期: 2021-01-19


2021年1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品牌活动“明德致远(Virtue·Vision)系列学术讲座”第十四讲成功举办。学院特邀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世界俄语学会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学者郑体武教授作了题为“诗歌翻译三题:诗体、文体与文化”的讲座。讲座由俄语系李莎老师主持。本次讲座受疫情影响改为线上进行,来自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以及其他院校的各年级学生、教师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郑体武教授首先详细阐释了诗体的概念,指出诗的形式对于诗意的传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出了“以诗译诗”的观点。郑教授旁征博引,以中西文学中各种诗体为例,讲解了诗歌翻译中的形式问题。随后,郑教授又着重分析了诗歌中的文体与风格,以茨维塔耶娃的一首诗作为例进行细读式阐释,强调文体与风格在翻译中的重要性。郑教授认为,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对译者而言也是一种挑战,好的诗歌翻译者必须要具备优秀的文化素养,诗歌翻译要与文化传播和文化建构结合起来,并以自己翻译赫列勃尼科夫的两首诗为例,讲解诗歌中的跨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最后,郑教授还认真细致地解答了我院研究生孙畅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

本次讲座高屋建瓴,涉及的问题既具有普适性,又不失专业性。讲座通过阐释诗体、文体及文化三个命题在诗歌翻译中的关系处理问题,拓展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同学们对于诗歌研究与翻译的兴趣,对以后开展的学术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撰稿:俄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