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明德为学”首场学术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日期: 2021-03-17
2021年3月10日中午,由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明德为学”学术沙龙第一期在明德国际楼512成功举办。参与本次沙龙的教师与硕博学生共计30余人。外语学院英语系周铭老师与德语系徐胤老师担任了本次沙龙的主持人。本次沙龙围绕“文学、文明与国家”这一大主题进行展开。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阎芳,副书记黄岩和副院长王建华也参加了本次沙龙。
阎芳书记首先代表学院表达了对本次沙龙的大力支持。阎书记认为,学术沙龙的举办不仅为外院不同专业的教师间提供了交流平台,也为硕博学生提供了一个学术学习的契机,能够让师生间进行思维碰撞,有利于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通过沙龙交流活动,也使老师们在互相了解对方的研究领域和学术兴趣,创造了学术融合创新的可能性。最后,阎书记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师生能提出意见建议,使学院未来能更好地做好学术沙龙系列活动。
学术沙龙开始后,徐胤老师首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徐老师首先从对文明与文化的定义导入,从一开始的“尼采认为文明与文化是相分开的”,到进入20世纪后,德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恰恰反对分开文明和文化。弗洛伊德认为文明是建立在自我压抑的基础上。徐胤老师紧接着讲述了弗洛伊德对战争,宗教以及文化的看法,然后引出他对美国思想界的影响。
周铭老师接着用幽默的语言解释了大众对弗洛伊德的误解。同时指出,在弗洛伊德所在的年代的精神病人,本质是社会不合规范者,因此在个人层面看,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心理治疗是医学,但在社会群体层面上是社会学。周铭老师随后用细胞举例,细胞要压制自己的生理冲动才能在人体中正常存活,以此类推,个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人类的自我快乐要让步于社会责任。弗洛伊德当时诞生在身份政治思想发展的年代,而他的“文明需要压抑自我的思想”虽然被当时的美国所接受,但却是以一种叛逆的形式体现出来。表现为罗斯福总统所提出的做“原始人”,即要有探索精神,要充满活力与不断进取,不要过度压抑自我。美国对欧洲的反抗也体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间接体现了美国思想文化开始独立于欧洲。
两位主持人发言结束后,在场的代显梅、李平、陈影、徐园和徐红霞等老师们以及在场的学生等纷纷发言,参与讨论和交流,并充分交换了观点和看法,两位主持人就提出的问题也做出了解答。参加者纷纷表示,从本次沙龙中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学术意识,受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