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讲座回顾|“词与世界·Word & World”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系列讲座第三十一期成功举办

日期: 2025-04-21


4月18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文学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词与世界·Word & World”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系列讲座第三十一期在明德国际楼501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修辞学》主编祝克懿教授主讲,我院杨敏教授主持。



祝克懿教授在讲座中深入探讨了修辞构词形态的当代演进过程。报告从修辞创新思维出发,在互文空间中探索当代修辞构词形态的衍化路径,推导在汉英对话语境中,由于网络技术的支持,汉语修辞构词动态多元的发展态势。报告以“X+力”构词模式作为典型案例,从X+力的生成机制与功能效应、X+力修辞语块的结构形态和X+力修辞语块的功能形态等角度探讨修辞构词的衍生路径,描写其互动结构语义关系,探究修辞主体如何适情切境、整合修辞意义并建构修辞构词知识体系,归结当代修辞构词注重创新意识、经济原则、空间关系和智慧生成的结构功能表征。




祝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语境下,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类型、语言交流和情感抒发。“X+(类)后缀”框架结构尽管仅为一种微观的功能语义单位,但其与时俱进,对宏观语境做出回应,在结构生成、功能表征的衍化路上迸发出强盛的生命力。其能产性的前提条件是修辞生产以创新为第一要义,互联网技术使所有人都能成为内容生产的主体,而且具有规模复制功能的互文机制也提供了体制保证,使修辞构造新词、充分表达情意的主客观条件得到了和谐统一。

讲座后,同学们积极地提出各种问题,祝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杨敏教授对祝克懿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做总结,期待祝教授后续创造出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并且鼓励同学们运用交叉学科的方式,积极探索修辞研究的多种路径。



编辑:刘诗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