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人大外国语学院“明德致远”系列学术讲座刘立华教授讲座成功举办

日期: 2021-12-31


2021年12月2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明德致远系列学术讲座第25期在明德国际楼501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到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立华作为主讲人,讲座题目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话语研究路径—兼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本次讲座设有线上线下双会场,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四十余名师生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杨敏教授主持。

刘立华教授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话语研究路径及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学科的历史局限性;跨文化传播与批评话语研究的融合;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话语视角。刘教授说,跨文化传播研究历经六十余年发展,已经发展成一门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也不断细化、同时与其他邻近学科的融合也越来越明显。但由于其成立的背景,这门实用取向的学科先天便带有本质主义、二元对立、西方中心主义的特性,且这种局限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愈发明显。其研究认为,话语构成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个研究单位和契入点,话语研究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话语研究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话语之间的互动和意义关系为具体的契入点,关注话语的建构力量,强调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这一视角无疑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学理基础和实践价值。

此外,刘教授以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为具体的案例,详细考察话语互动视角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问题。话语互动研究在保持传统话语研究特色的同时,强调话语与话语之间的关系研究、关注话语中意义的生产、流转和传播过程。这一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促进了话语研究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等相关学科的融合。

在交流环节,与会老师同学们与刘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刘教授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讲座使在座的师生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后,杨敏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对刘教授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对线上线下师生的积极参与表示敬意,明德致远系列学术讲座第25期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