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研室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交流分享活动
大学英语教研室教师
开展教学研究交流分享活动
日期: 2019-04-25
2019年4月24日下午,在大学英语教研室和支部的大力支持下,教师们自发组织的教学研究交流分享活动在明国501室顺利进行。本次活动的发起人是郝彩虹老师,主讲人为姜艳老师。教研室十余位教师和本院语言学方向部分硕士生参加了本次交流分享活动。
姜艳老师的讲座主要基于她新近发表在国际应用语言学SSCI期刊 System关于课堂情绪研究的论文“How unique is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enjoyment and anxiety of Chinese EFL learners?”。讲座分享了对大学生外语课堂愉悦感和焦虑感以及影响这两种情绪的学习者因素和教师相关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该研究以我校大学英语听说课26个班级的56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姜艳老师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外语课堂愉悦感和焦虑感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影响、来源,然后详述了本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设计和研究发现。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外语课堂上的愉悦感主要受教师相关因素(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教师的友好程度、教师的幽默程度)影响,而学生在外语课堂上的焦虑感则主要受学习者自身因素(在班级中的语言水平相对地位、英语水平级别、英语学习态度)影响。除了量化研究结果,姜艳老师还分享了对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更有启发性的质性资料和研究发现。研究发现,课堂愉悦感和焦虑感都与学生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互动有关,但是相关程度有所差异。相比之下,学生在外语课堂愉悦感的情景描述中更多地提及了与教师相关的因素,例如,有趣的课堂活动、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的友好、幽默、有同理心、耐心等个性特征、教师对学生的认可与帮助等。该探索性研究对于教师如何营造积极愉悦的外语课堂环境有着重要的教学启示。
该讲座既有扎实的理论研究引证和阐释,又有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支撑,受到参与活动教师的一致好评。讲座结束后,教师们进行了积极热烈的提问和互动交流,并表达了对此交流分享活动的认可,期待以后可以有更多的学院教师自发自主进行教学经验/教学研究交流分享。此外,在场的老师们还就课堂教学活动Reading Circle的组织进行了简要的交流。
新时代下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必须与时俱进,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更是迫切需要。教师们一致认为,这种分享模式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和研究热情,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有益于教师自我的教学研究与专业成长,丰富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值得继续推广。
供稿: 郝彩虹 刘力
编辑:杨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