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明德致远”系列学术讲座第十讲苗兴伟教授学术讲座在人大外院成功举办

日期: 2020-12-04


2020年12月2日下午4:00至5:30,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苗兴伟教授的“生态原则视角下语言的生态化研究”线上讲座于腾讯会议平台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英语系杨敏教授担任主持人。外国语学院的硕、博研究生以及校内外专家学者共330多人参与了此次讲座。




苗兴伟教授为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中国英汉语篇分析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体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话语研究会副会长,对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语用学、文体学、应用语言学等领域均有深入研究。近年来苗教授将研究兴趣向生态语言学领域扩展,凭借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独特的分析视角逐渐成为我国生态语言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在讲座的开始阶段,苗教授介绍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生态转向”和“生态观”的形成,以及语言学领域对“生态原则”的探讨。苗教授指出,目前语言学领域倾向于将生态原则分为“以人为本”的生态原则和“以生态为本”的生态原则,两种类别之间相互区别而又互为补充,代表了创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两种不同视角。在谈到生态原则对“语言生态化”的促进和指导作用时,苗教授结合具体实例对Fill所区分的词汇层面的“表层生态化”和语言系统和语法结构层面的“深层生态化”进行了详细阐释,展现了语言生态化在不同语言形式和符号模态中的体现。

之后,苗教授结合Halliday从语言规划角度对语法进行干预的设想,探讨了改变语言意义潜势和语法资源的运用方式对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潜在意义。在展示生态原则对语言使用和语言选择的制约作用时,苗教授结合相关研究中的实例详细介绍了提倡有益性话语、推行生态化表述、避免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尺度对于提高人类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作用。



在提问环节,校内外学者就生态语言学和其他类型语言学之间的关系、生态语言学研究中的量化、生态原则在非生态语篇中的应用等问题积极向苗教授提问。苗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历和相关研究中的具体实例对各位学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讲座最后,苗教授指出,不同主题的研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通性,生态原则不仅适用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苗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系统性强,为在场的所有学者提供了一场不可多得的学术盛宴。

撰稿:佟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