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人大外国语学院郭英剑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共同体思想研究”系列讲座第四讲成功举办

日期: 2022-12-04


2022年11月27日,为推动“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共同体思想研究”的深入开展,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郭英剑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举办“和合之美”系列讲座“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研究”第四讲。本次讲坛邀请了两位知名学者担任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杨慧林教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虞建华教授。讲座由郭英剑教授主持。本课题的五位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全体成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共300位专家、学者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相聚云端,共飨学术盛宴。


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杨慧林教授的讲座题目为“‘共同体’概念的相关论说与释例”。杨教授以鲍曼的《共同体》、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以及路德维希的《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这三本经典著作为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展示了西方学界对共同体多元化的阐释状况,为学界清晰地认识共同体的概念和内涵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借鉴。杨教授从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932)中的古典古代社会说起,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一直谈到当下的命运共同体,以及人类的责任、宣言、人权问题、自由主义等等,具有非常清晰的现实关联意识和关怀意识。杨教授特别提到的一些重要观点十分具有启发意义,例如,他把精神形态的无形的公共空间解读为人类理解活动和共同诉求所构成的一个思想场域;再如他从共同体理想的共享,推导出一种弱者的哲学等等。杨教授最后提到,文学表达中的深层理念与政治诉求中的逻辑内核不仅具有强烈的观点性启发,而且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发。


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发言


虞建华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美国本土裔作家笔下的部落生活和文化多元共存思想”。虞教授以美国本土裔的重要作家詹姆斯·韦尔奇的经典作品《愚弄鸦族》为例,深入细致地诠释了美国族裔文学当中的共同体书写,关注了美国历史当中的重大事件,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为课题组开展文本研究提供了范本。在虞教授看来,以《愚弄鸦族》为代表的“矫正性书写”是对美国历史的重新阐释。这种书写毫无疑问可以让读者去充分地了解美国印第安族群更多的文化样态。韦尔奇的“矫正性书写”不仅呈现了印第安族群与自然和谐的部落共同体之美好图景,而且通过对西进运动的历史介入,展现了其共同体瓦解的凄惨历程,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一种和而不同、多元共存的共同体思想。虞教授的报告既凸显了文学研究当中历史意识的重要性,又区分了文学研究与历史研究的不同。他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学研究最终一定要聚焦和回归文本。虞教授最后为听众推荐了两本白人作家的极具印第安书写特征的小说。这两本小说引起课题组成员及其他与会者们浓厚的阅读兴趣。


上海外国语大学虞建华教授发言


论坛进入问答环节后两位专家就本雅明的思想和本尼迪克特的《想象的共同体》之间是否有某种关联,如何对美国族裔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共同体思想进行有效界定,族裔作家如何突破自己的族裔性,美国本土裔文学中是否存在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愚弄鸦族》是否可视为抵抗小说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通过两位专家的解读和分析,参会学者们对于共同体相关概念以及美国本土裔文学中的共同体书写有了更为明晰的认知。

在随后的总结发言阶段,课题组首席专家郭英剑教授表示两位专家的报告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并对两位专家的演讲做出了高度评价。他对杨慧林教授为论坛量身定做的精彩演讲深表赞赏和感谢。就课题组而言,他认为应该把杨教授提到的文学表达中的深层理念与政治诉求中的逻辑内核结合起来考量,并将其视为学者研究文学,尤其是研究文学中的共同体的一个重要路径;表达感谢之余,郭英剑教授指出,虞建华教授一贯坚持的将文本与历史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高度重视文本细节的治学态度给课题组树立了标杆和榜样,他表示课题组全体成员将对此加以认真学习和领会,努力做好相关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郭教授指出两位专家虽然都是国际化的学者,不乏广阔的国际视野,但他们都持有非常鲜明的中国学者立场。同时,他们的研究都极为严谨,从细节入手、从概念入手,然后力求达到一种深刻性,这对今天到场的众多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价值。两位专家的精彩演讲更是激发了与会学者极大的学术热情,本场讲座向专家提出的问题是本系列讲座开办以来数量最多的,这实际上达到了一种很好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讨论的效果。

最后,郭英剑教授特意向百忙之中拨冗莅临指导本场讲座的四川大学原副校长石坚教授表达了感激之情,他对石坚教授谦和的学者风范以及对族裔文学研究的关注深表感谢。此外,郭英剑教授对包括程爱民教授、潘志明教授、王玉括教授、祝平教授和刘向辉教授等五名子课题负责人在内的众位参会学者表示衷心感谢。

郭英剑教授表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共同体思想研究”系列讲座“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研究”一经推出便引起学界巨大的关注,定额300人的腾讯会议室一直都是满员,这充分说明了学者们对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见证了诸位主讲专家在本学科领域,特别是在一些学术前沿问题上,起着强大的引领作用。郭英剑教授进一步明确了该系列论坛还将继续举办下去,精彩还将继续,他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族裔文学研究,一起迎接族裔文学研究的春天。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编辑:刘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