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英语学术研究与写作工作坊第一讲

英语学术研究与写作工作坊第一讲

日期: 2019-03-15


3月6日下午两点,由代显梅教授主讲的“英语学术研究与写作”工作坊第一课在求是楼0223教室如期举行,外国语学院教务秘书易寒露老师担任主持,外国语学院以及其他学院的多名硕博士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作为工作坊的第一课,此次课程围绕“阅读·思考·写作”的主题展开,代显梅教授结合自身教学和科研实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学术研究的意义、过程和感受给在场的学生娓娓道来,让学生们明确了究竟怎样才是学术研究的正确打开方式。

为了给学生们带来一场精神盛宴,代显梅教授基于自己所研究的文学批评领域做了充分的准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本次讲座。在开场白中,代老师提到现在研究生们多处于被论文所困、热情逐渐消失的状态,亟待被解救。随后,代老师通过引用社科院黄梅教授以及北京大学丁宏为教授的观点,即文学批评是情感的抒发,是对道德的涵养,同时也是一种与人分享审美愉悦的社会活动和思辨自娱,指出文学批评和论文写作不是机械化的枯燥过程,而是快乐的分享,是愉悦人心的。本着“学术研究是快乐的”这一原则,代老师进行了讲座正题部分的分享。

首先,是一份研究生精神大餐。代老师带领同学们进一步深刻认识文学学术研究即文学批评是什么,如何做好文学批评以及做好文学批评的意义。关于文学批评的概念,代老师指出文学批评是实践批评,是对作品的解读和对作品意义的审美体验。

接着,在介绍了文学批评的要素和类型之后,代老师探讨了文学阅读的方法与讨论的必要,即文学阅读是一种基于个人体验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对文学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需要进行讨论交流,达成共识,获得提升。同时,文学批评理念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正如斯达尔夫人所说:“我审美,故我在。”文学批评是一种智性冲动和创新发掘,通过文学批评,我们可以感染他人,使他人获得人文关怀;我们也可以获得审美判断能力的提升。

接下来,代老师从论文选题、论文引言、论文长度、论文标注、论文语言、论文推进、论文结语几大方面进行文学批评规范的讲解,使学生们对论文写作的体例和要求有了明确的认识。最后,代老师介绍了研究生与导师相处的原则以及专业学习和生活的关系。老师指出,学生要有勇气找老师交谈,并通过独立思考带着问题找老师,虚心请教,不逃避。同时,论文写作和研究过程能够培养我们接受信息、消化信息、输出信息的能力,为将来步入职场做准备。

在第二部分,代老师主要以自己写作《霍桑的女性观》这篇文章为例,进行研究生学术写作漫谈,介绍了学术写作的三个过程,以文学批评研究为例,以点带面,传授方法,给人启发。



代老师将文学批评研究过程生动地比喻为结婚生子的过程,令人印象深刻。所谓研究,就是研究问题,文学批评研究也不例外,也是一个发现问题、确认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阅读与写作的辩证过程,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通过reading发现问题,即找到结婚对象;第二步通过researching确认问题,即调查结婚对象是否合适;第三步通过writing解决问题,即结婚生子,瓜熟蒂落。

因此,为了做好学术研究,写好论文,实现“优生优育”,应该先细读文本发现问题,再通过调研看问题是否值得研究,最后再通过调研确认研究问题,最终才能写出选题新颖、观点清晰、论证充分、资料详实、结论得当的好作品。

在讲座最后一部分内容中,代老师再次回归精神大餐的视角,以“阅读·思考·写作”为标题对文学批评研究进行升华式的的阐释,指出文学批评研究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大有裨益。

代老师指出,文学批评能够教会我们认识世界,让我们学会察言观色,提升审美反应能力、绘话阐释能力、理解自己与他人的能力。因此,阅读伟大文学作品对人生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学会杂取百家,吃杂粮,减少个人偏见。

接下来,代老师重点从“阅读文学与文学的阅读”以及“文学的思考与思考文学”两个方面揭示文学对人生的影响,如文学能使我们正确看待休闲文化和商业消费的关系,对悲剧、痛苦有正确的认识,认清文学艺术中的道德和真实,了解作家的职责并能够像作家一样有豁达大度的精神等。

至此,代老师结束了自己讲座的内容,并随后邀请其博士二年级学生贾宏涛为在座的学生进行相关经验分享。作为一名博二学生,贾宏涛同学经历了从感性阅读到理性思考的成功蜕变,其经验对学生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她讲述了自己在选择研究对象上的经验,告诉大家可以通过了解一些获得著名文学作品奖的作者,试读一些作者的作品,慢慢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对象。接着,她提醒大家在读书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要通过广泛阅读自己所研究的作家的作品,多做读书笔记,积极思考,发现作品中的共通之处,从而找到研究点。最后,贾宏涛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即一本书要读至少三遍,要敢于奇思妙想,进行知识间的连接,但不要胡思乱想,要高效合理地利用文献。总之,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是善于思考,只有不断地思考,才能让“思想之狐”跃然纸上。



最后,要新乐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强调了举办工作坊的初衷是为院内师生搭建学术分享与交流的平台。本次活动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代显梅老师基于自身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教学科研实践,用幽默生动、亲切动人的语言,旁征博引,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富有情怀的精神大餐,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在学术和人生上都对学生产生了有益的指导。

撰稿:吕伏

编辑:王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