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70年代和展望全球化未来——以交流促转变与中德/中欧跨文化合作》国际会议圆满顺利召开(上)

日期: 2022-11-18


今年是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5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5周年。为此,2022年11月11-12日,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孟虹教授主持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德人文交流机制”课题组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德国科隆大学驻华办事处、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教育、知识和创新”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中心、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中国欧洲研究学会德国研究分会、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以及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和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等中德高校和研究机构及智库,在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举办《回望1970年代和展望全球化未来——以交流促转变与中德/中欧跨文化合作》国际会议,邀请来自中、德、法、美和挪威等国相关专业的中外专家聚集一堂,展开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学术交流活动。会议具体包括“回望197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进程与中德/欧关系”“中德/中欧跨文化合作挑战与前景”两大主论坛和“历史记忆影响下的中德合作”“跨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科教与智库合作”及“全球化背景下的经贸和技术合作”等三个分论坛活动。



参会中外专家合影图


杜鹏副校长线上致欢迎辞


11月11日的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时延安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方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副校长霍尔格·布鲁姆(Holger Blume)教授、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和原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先生、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主席和欧洲议会议员马库斯·费尔伯(Markus Ferber)先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和原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刘京辉女士、德国科隆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苏珊娜·普鲁绍夫(Susanne Preuschoff)博士和孔拉德·阿登纳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傅佑晗(Johann C. Fuhrmann)先生作为嘉宾先后致贺词。


国际交流处处长时延安教授主持会议


外国语学院陈方院长代表学院致欢迎辞



杜鹏副校长指出,中德建交50周年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刻,我们要不忘建交时的初心,放眼未来,共同探索、深化和拓宽双边关系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充分利用中德、中欧人文对话交流等多元化机制,增进理解,化解分歧,减少误判,共同推进新时期中德和中欧关系走向新台阶。陈方院长表示,中德、中欧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探讨空间,本次会议对于深入思考中德、中欧的跨文化合作,探索中德、中欧合作的潜力和可能,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学术意义。霍尔格·布鲁姆副校长从一个微电子系统工程师视角,阐述了技术与经济合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强调文化合作对深化其他各领域的合作意义意大。史明德大使是中德50年来关系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他认为中德关系发展来之不易,50年来两国政策基本保持了稳定性和连续性,双边合作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首先归功于两国在政治上的互信、经济上的互补、合作上的共赢,同时也是50年来两国好几代领导人及其他有识之士不懈努力的结果。



汉诺威大学莱布尼茨大学副校长布鲁姆教授致辞


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和原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先生致辞



费尔伯主席表示,1970年代以来的德中文化合作为双方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助力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传播中国、德国和欧洲的多元化形象。刘京辉会长回忆了自己作为公参,深度参与中德合作示范项目和中德人文交流机制的见闻与体会,希望双方聚焦青年,面向未来,共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认同多元文化、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德青年领军人才。苏珊娜·普鲁绍夫处长从孟虹教授原在德国发表的专著中所提及的德中人文交流的四阶段谈起,总结了70年代以来中德高校学术交流发展的演变。她表示,经过多年来双方的共同努力,促进了中德学术方面的广泛和深入交流,这是是一个非凡的成功故事。傅佑晗先生指出,德方对与中国保持和积极展开交流有着极大兴趣,政党基金会应该中徳人文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会长费尔伯主席致辞



科隆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普鲁绍夫博士致辞



11月11日下午的主论坛I演讲的第一环节由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顾俊礼研究员和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刘小熊(Alexander Birle)先生联合主持。在这一环节中,五位中德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反思1970年代以来的中德/欧关系发展”发表演讲。其中,中国欧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研究员在“中欧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报告中,回顾和分析了中欧关系发展的成功之处和面临的挑战。他特别指出,今年是中国与很多欧洲国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也是中德建交50周年,中欧政治制度虽然不同,但也经历了50年的和平共处时光,互利共赢,中欧双方有能力、也有责任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全球性公共产品。法国里尔大学语言、文化和社会学院教授托马斯.塞里尔(Thomas Serrier)围绕“欧洲记忆研究和德法和解矩阵”,介绍了德法之间关于记忆文化的一些研究情况,并具体阐释了1970年代以来的欧洲记忆研究对于法德和解与合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尤其指出,通过强调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对于克服两国间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和困难,具有重要的意义。



顾俊礼研究员和刘小熊先生主持主论坛I演讲环节


中国欧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冯仲平研究员发表演讲



主论坛演讲I的第二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曲卫东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杜荣副教授主持。在这一部分,外指委德分委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院长吴江教授以“以中国为邻——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的中国观”为主题,从一次参展的经历出发,结合施密特的生平、个人理念及访华经历,提出施密特认为中国与德国已结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而这一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德关系的开展。原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芮悟峰(Wolfgang Röhr)围绕“同样也取决于自己的视角——观察者视野下的德国与中国”,结合朔尔茨访华前夕面临的多方批评和压力,引出自身对于中德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中德之间不可否认地存在差异,但这不应该造成中德关系的倒退。他指出,德国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其关键目标不是减少对别国的依赖,而是提高民众的福祉;中德双方应该关注核心利益,并尝试寻找符合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法国里尔大学语言、文化和社会学院

教授托马斯.塞里尔发表演讲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崔洪建研究员发表演讲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教授针对“新型国际关系推动者视角下的中德人文交流”主题,从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德人文交流在中德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他提出,中德人文交流在媒体形象、机制建设与政策实践模式等方面存在非对称性,中德应该基于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原则来推动双边人文交流。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经济和文化地理研究所所长恩格.利夫纳(Ingo Liefner)教授则围绕“德国与中国在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着眼于两国在技术领域的合作问题,提到双方对于技术的不同理解、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的不同等,都会影响到两国的技术交流。他指出,未来德国对于技术合作的意愿以及对技术自主的追求,都有可能对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尤其是对于中德科技合作带来挑战。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欧洲、亚洲和中亚地区德语学习项目负责人苏珊娜.欧特(Susanne Otte)女士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50年:上世纪70年代至今DAAD与中国伙伴密切合作的发展趋势”的报告中,回顾了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赞扬了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在中国合作工作的不断扩大。从上世纪30年代第一批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奖学金生乔冠华、季羡林到现今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开展合作,已呈现出多种项目齐头并进、中德学术交流日趋均衡的发展态势。最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刘立群教授对该环节进行了点评和总结。


外指委德分委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院长

吴江教授发表演讲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欧洲、亚洲和中亚地区德语学习项目负责人欧特女士发表演讲



在会议讨论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刘立群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孟虹教授分别就德法和中德人文交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之道,与德法专家展开了讨论。



国际交流处处长时延安教授和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方教授

会见参与此次国际会议的各协办方负责人并合影



本次国际会议正式召开前,校国际交流处处长时延安教授和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方教授分别代表学校和学院,与参与此次国际会议的各协办方负责人亲切交流并合影。



会议发起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孟虹

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现场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