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70年代和展望全球化未来——以交流促转变与中德/中欧跨文化合作》国际会议圆满顺利召开(下)

日期: 2022-11-18


今年是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5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5周年。为此,2022年11月11-12日,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孟虹教授主持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德人文交流机制”课题组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德国科隆大学驻华办事处、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教育、知识和创新”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中心、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中国欧洲研究学会德国研究分会、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以及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和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等中德高校和研究机构及智库,在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举办《回望1970年代和展望全球化未来——以交流促转变与中德/中欧跨文化合作》国际会议,邀请来自中、德、法、美和挪威等国相关专业的中外专家聚集一堂,展开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学术交流活动。会议具体包括两大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活动。


11月11日参加线下会议的中外方专家学者合影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莹副教授

参与主持第一分论坛活动


11月12日下午,会议首先举行了分论坛活动。其中,分论坛一“历史记忆影响下的中德合作”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主楼大会厅举办,由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李维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莹联合主持。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孙立新教授首先发表了主题为“联盟党在1972年中德建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的报告。他指出,1972年联邦德国与中国建交,不仅得益于国际环境的有利变化,也与联邦德国政界在野党、特别是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施特劳斯的积极推动密切相关。施特劳斯领导下的基社盟不仅加速了德中关系正常化的实现,而且还在客观上起到了为执政党政府“分担风险”的作用。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李维围绕“维库登霍夫·卡莱基“泛欧”思想中的东亚”,探讨了被誉为"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的卡莱基的“泛欧”思想,及其对东亚命运共同体带来诸多启示。挪威科技大学政治学副教授李可嘉(Katja Levy)女士针对“法治对话及其在德国对华政策中的作用”,介绍了中德之间的法治对话项目及其历史。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法学院中国法教授葛祥林(Georg Gesk)线上发言题目为“关于法治国家的对话及其先决条件”,探讨中德对话的真正前提及其结构的不对称性问题,并对中德法治对话提出了一定期许。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莹围绕“中德刑法领域的学术合作及其影响”,介绍了中德刑法学术作品的翻译和中德刑法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并深入探讨了这种交流对中国和德国刑法的影响。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刘小熊(Alexander Birle)先生的发言题目是“赛德尔基金会的对华合作”,他回顾了该基金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基金会近年来在教育、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与中国开展的诸多综合性合作。外交学院区域与国别比较外交政策中心主任熊炜教授演讲的题目是“‘价值观外交’:德国新政府的外交基轴?”,他表示德国“价值观外交”给中德关系的发展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他指出,未来针对德国新政府对华政策中的“价值观外交”,中国应注重从积极面入手,明确双方在多边主义规则和制度方面的共同点,争取相互合作,以塑造更具包容性的国际秩序。德国伍珀塔尔大学哲学院斯麦乐·拉比克(Smail Rapic)教授针对“世界政治背景下的中德人文和教育政策交流”,表示加强中国和西方的对话是合作的关键基础,认为需要展开卓有成效的教育政策交流,并纠正彼此对对方简单粗暴的判断偏见。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刘立群教授发表演讲


原德国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杜荣副教授发表演讲


分论坛Ⅱ“跨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科教与智库合作”在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主楼第一会议室举行,由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王亚平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于芳副教授主持。第一位发言嘉宾、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刘立群就“改革开放以来德国哲学在中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回顾了德国哲学著作在中国的出版情况,分析了德国哲学术语翻译遇到的一些核心问题,并对德国哲学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提出了展望。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学院欧洲研究负责人胡春春副教授以“危机与智识分子:哲人倭铿与张君劢”为题,结合张君劢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耶拿大学哲学教授倭铿(Eucken)的交流合作案例,回望一百年前中德知识分子对时代危机做出的反应,阐述了百年前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西方现代思想的碰撞和交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曲卫东教授围绕“中德土地管理领域教学科研合作文化基因比较”,从自身专业的土地管理领域出发,探讨了中德科教合作中的一些举措,提出中德国情虽存在差异,在学科设置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但中德土地管理渊源颇深,在中德合作中借鉴学习德国学者的思考力,继续积极促进双方的学术交流活动,还是十分必要的。厦门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悦教授围绕“在德华人高技术移民:历史、动力与发展”,首先通过各种统计数据呈现了在德华人高技术移民的具体情况,然后提出了这一议题的应用意义:充分发挥留学生在其中的作用,通过这一途径厚植我们在人文交流中固有的积淀和积累。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原德国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杜荣针对“中德跨文化合作——以德国莱比锡孔子学院为例”,结合自身在莱比锡孔子学院的工作经历,介绍了孔子学院的机构设置、活动开展情况,并指出了孔院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学院于芳副教授以“从语言赛事看中德人文交流”为题,结合语言类比赛,对语言的国际推广和传播进行了剖析,提出语言推广中存在竞争和合作的交融。德国科隆大学驻华代表处负责人邱岚女士也以自身工作为立点,介绍了科隆大学在与中国的交流合作中获得的学校结构性支持、交流工作的机构设置以及中德高校合作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她提到科隆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苏珊娜·普鲁绍夫处长曾特别强调,虽然与中国的合作目前处在艰难时期,但科大依然要坚持与中方的交流合作。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及本次会议的发起人孟虹教授围绕“中德文化交流机制与国家形象的塑造”,从“人文”的概念解读、中德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特点、国家间制度差异对中德人文交流产生的影响等视角展开阐述。她提出,中德双方应通过提升知己知彼的能力,采取有的放矢的方式,推进文化外交人才的素质发展和统筹管理与应用,加强对文化外交的定期评估及重视现代多元化媒体的“双刃剑”作用,以进一步有效推动中德人文交流合作与国家形象建设。最后,厦门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悦教授对该环节报告进行了点评。


参加第三分论坛的部分线上专家学者


分论坛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主楼第二会议室举办,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别研究室副主任胡琨和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陆洋主持。在这一部分,线上线下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经贸和技术合作”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冯兴元研究员针对“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意蕴”,介绍了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原则和体制变迁。他指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演变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周建明围绕“从中德建交50年来两国首脑互访成果看中德关系的发展”,指出中德建交50年来,中德双方政府首脑(国家主席、总统、总理)进行频繁互访,促成取得一系列成果,中德关系显示出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刘露馨的报告题目是“德国产业政策的机构性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她强调产业政策的有效推行需要国家制度体系的支撑,特别是强有力的国家机构和国家能力。她认为,德国的产业政策充分激发州和地方政府以及私有主体的参与度,这种“竞争性的产业政策”值得中国决策者参考,同时中国市场对德国决策者仍保有巨大吸引力。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陆洋针对“‘一带一路’与中德合作:进展与启示”这一主题发表演讲,中德经贸关系仍然是以互补为主,很难脱钩。中国提供的广袤的市场,还有关键的产业链配套依然对德国有着巨大吸引力,中德在能源转型、数字经济、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仍有巨大合作空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朔教授围绕“中德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发表自己的观点。他表示,这种相互依赖恰恰是中德务实合作的基础,也是全球化下市场合理配置的结果,总体上是符合中德双方利益的,因此有必要理性地看待中德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国别研究室副主任胡琨副研究员围绕“国际货币体系重构下的中欧合作”,重点讨论了近期欧元国际化的具体战略,其中包括两大举措,如通过促进欧元在大宗商品领域的流通,推进能源转型,打破“石油—美元”循环;通过资本市场联盟建设来壮大欧洲的资本,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让更多的投资者和融资者进入欧洲,借助经济外交推动第三国债外汇储备和支付体系下使用欧元,进而打破“国际美元-美国国债”循环。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寇蔻副教授的报告主题是“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特点及未来走向”,针对中德经贸依赖的相互关系做了一些细分和阐释,并对未来两国经贸合作进行展望。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俄罗斯与欧洲研究所副所长赵柯就“欧盟对华政策框架的转变”,重点围绕中欧间是否存在地缘政治冲突,欧盟的力量是否能成为中美之间的缓冲和平衡以及美欧同盟关系等三大问题展开了评述。


主论坛II活动由中国德国友好协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欧亚部副主任吕宏伟和

科隆大学中国代表处负责人邱岚联合主持


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教育、知识和创新中心发言人

罗巴特教授发表演讲


11月12日的主论坛Ⅱ由中国德国友好协会的秘书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欧亚部副主任吕宏伟和科隆大学中国代表处负责人邱岚联合主持。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成人教育学教授和教育、知识和创新中心发言人施特菲·罗巴特(Steffi Robak)就“教育学视角下的中德合作观与途径”发表了主旨演讲。她通过回顾自1978年来成人教育领域中德跨文化学习工作的进程和议程的转变,阐释了中国这一议题在德国的发展,同时也提到德国对中国的态度兼具亲近和恐惧,对中国的不了解和沟通中存在的障碍仍是当前面对的巨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田德文教授通过对“欧亚变局中的中德合作”的背景分析,结合朔尔茨访华案例,剖析了中德关系发展所面临的诸多事实阻力根源,并探讨了造福人民、强化中德企业合作的政治影响、增强人文交流的解决方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汉学与现代国学院客座研究员史世伟教授围绕“大变局下中欧/中德关系”主题,通过分析中国崛起对国际秩序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大变化之下中德双边经贸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德国的“高科技战略”2025“可以进行对接,在减缓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绿色经济方面也有合作的空间,但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增强、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导致的供应链问题仍对于双方的经贸合作造成很多挑战。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的联合培养博士生谷民德(Moritz Kuhlmann)以“中德合作背景下跨文化理解的方法论与实践”为题,诠释了跨文化理解的方法论,包括对对象的理解及有效性两方面,并结合案例进行了阐释。最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崔洪建教授对四位嘉宾的演讲进行了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的联合培养博士生

谷民德发表演讲



大会总结环节由杨解朴主持、

孟虹、李维和顾俊礼分别代表主、协办方发言


为期两天的会议由孟虹教授、李维教授和顾俊礼研究员最后做总结、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德合作中心主任杨解朴负责主持大会总结环节。她指出,在两天会议期间,5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积极参与,通过线上和线下报告的形式,就中德和中欧诸多重要领域合作展开多样化的学术思想交流,奉献了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最新观点。孟虹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隶属中国人民大学《中德人文交流机制》项目活动,也是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度对外学术交流合作的一大重点,在筹办和组织会议期间得到了校方、院方及八大中德协办机构的大力支持,近50名中外学者奉献了精彩演讲。同时,她也特别感谢了项目会务组团队、老校区团队、会议技术团队、翻译团队成员的通力合作,她表示很希望中德合作也能逐渐走出阴霾,迎来晴朗的蓝天,抛弃偏见,双方平等地互学互鉴,将差异视为进一步全面了解对方的切入点。


会议发起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孟虹



李维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此次会议正当其时,强调从国际的大环境来讲,这是一个新冠流行、俄乌战争爆发的大变局时代;从中德关系的小环境来讲,是在党的二十大会议闭幕后和德国总理朔尔茨首次访华之后的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他指出,中德关系、中欧关系关乎全球格局和欧亚大陆的稳定,而加强人文交流是建设、转变中德关系的重要途径。他赞赏此次会议是中德人文交流方面的又一个范例,会议为建设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平等共赢的中德中欧关系贡献了积极的力量。顾俊礼研究员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总结此次会议。他表示,各位专家学者以科学的精神、学者的视角、求是的态度,围绕我们会议确定的六大主题,回顾了1970年代的两件大事,即1972年10月中德建交和1975年5月中欧建交,深刻地分析了由此引起的诸多重大变化和问题,乐观并谨慎地展望了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他强调,新朋老友畅所欲言、接触交流,可谓纵观宇宙之大,通畅品类之盛,“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他最后也尤其指出,此次大会在中德建交50周年和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5周年之际举办,具有特殊意义,希望中国人民大学继续在中德关系发展进程中积极发挥学术先导作用。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会议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此外,人民网也对会议进行了中德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