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井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党员赴井冈山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日期: 2018-05-09
5月的赣西大地,重山翠绿浸染,万水激流奔腾。值此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朱毛井冈山会师9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增强教职工党员的党性修养,5月2至4日,外国语学院党委组织教师党员在井冈山开展了“弘扬井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暨“学习十九大,永远跟党走”的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由学院党委书记李霞带队,大学英语党支部、研究生公共英语党支部、英语专业党支部、非通用语种党支部、行政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共约27位党员代表参加了活动。
|
(井冈山合影)
井冈山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主要通过现场教学、体验教学、考察教学、仪式教学等形式开展。
领略自然之险,感悟从军之艰。5月2日下午,学员一行人来到杜鹃山,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及众多的红军战士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在这里,学员们置身于高险陡峭的山脉之上,浸润在朦胧温润的山雾之中,遥想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上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伟大事业,深刻感悟到他们不畏艰险,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壮志豪情。学员参观了当年红军写下的66幅标语,共计1000余字,认识了我党革命初期的纲领、行动宗旨和革命斗争的艰辛。
|
(参观红色标语群)
追忆革命英灵,重温革命故事。5月3日,根据体验式教学的要求,学员们换上红军服,背上红军包。在庄严肃穆的井冈山烈士陵园,面对鲜艳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举行了敬献花圈仪式。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基地老师的带领下系统学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深刻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实质与意义。
|
(重温入党誓词)
学员们参观了大井毛泽东旧居,在读书石旁感受一代伟人对于学习的执着与坚守,聆听革命历史和革命故事;学员们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深刻体会到当年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井冈山军民将30多万斤粮食从山下运到山上的难度之大、危险之巨。体验教学使学员们心灵震撼,进一步领会到井冈山精神的实质和意义。
(读书石旁合影)
黄洋界保卫战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对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今日的黄洋界哨口已经成为井冈山的象征和代表,学员们在纪念碑前吟诵起毛泽东在1928年所作的《西江月·井冈山》,“敌军围困千万重,我自岿然不动”。
(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合影)
缅怀革命导师,期待崭新篇章。5月4日,在无产阶级革命伟大导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同时又是井冈山朱毛会师90周年之际,学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访了茅坪村八角楼。这里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指挥中心,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在根据地建设的关键时期提供了重要的毛泽东思想理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学员们坚定了继往开来,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时代的决心和信心。
(参观八角楼)
井冈山党员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了外国语学院党员学员的党性修养,大家纷纷表达了所思所想:“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谨记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此行难忘,真所谓:绝知此事须躬行”“要好好学习党史,树立理想信念重要”。学生党员任贺贺即兴写下《西江月·井冈山》
《西江月·井冈山》
红帜飞扬山道,层林隐入云端;
会师九秩井冈山,枪炮当年犹见。
春色驻于新岁,贫穷留在他年;
黄洋界上抒豪言,可爱中国巨变。
撰稿:李源源
摄影: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