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根目录/ 首页/ 新闻动态/

“日本学名师讲坛”之“明治150年与战后73年”讲座圆满成功

日期: 2018-12-02

2018年11月30日下午4点,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日本人文社会科学中心在明德国际楼310教室举办“日本学名师讲坛”,由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米原谦作了题为“明治150年与战后73年”的学术报告。讲座由日语系副教授钱昕怡主持。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等兄弟院校在内的校内外近40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8463e2c747e64d9196edf70f9a3eac53.jpg

 

米原谦教授是日本政治思想史领域的著名学者,原大阪大学国际公共政策研究科教授,自2016年起受聘担任日语系讲座教授。本场讲座是米原教授任期内的最后一场公开演讲。时值日本改元“明治”150周年,日本也即将迎来天皇“生前退位”,使本场讲座增添了许多独特的意义。

讲座内容分为明治维新的历史及战后日本两部分。首先,米原教授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年10月23日在“明治150周年”纪念仪式上的致辞切入,提出了何为“明治的遗产”的思想课题。随后,他从旧秩序的瓦解和新体制的构筑等多个侧面剖析了明治维新的政治过程,并结合明治思想家福泽谕吉的文本,对明治维新的本质及影响进行了总结。战后日本的部分则围绕战争责任、新宪法制定、天皇地位等问题探讨了日本战后国家体制的重建,并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重点就“皇室祭祀”可能存在的与现行宪法的政教分离原则相抵触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米原教授指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确立的明治国家体制具有立宪主义和政教合一体制的两面性。虽然通过GHQ主导下的战后民主化改革,作为明治国家三大原理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国家神道”、“教育敕语”解体了,但近年来的修宪问题、天皇继承问题无不说明,明治体制依然在深刻地影响当今日本。

报告结束后,在座的师生踊跃提问,与米原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米原教授的讲述深入浅出、细致风趣,为校内外广大师生带来了一次难忘而充满意义的学术体验。最后,为感谢米原教授三年来为日语系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日语系副主任徐园副教授代表日语系师生向米原教授赠送了纪念品,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米原谦教授精通法语、英语、中文,研究专长为日本政治文化论、东西方比较思想、东亚各国的国家认同。曾任日本政治思想学会会长、日本思想史学会理事、东京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研究员,并担任过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的客座教授。他著作等身,在担任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的近三年期间出版专著1部(《日本政治思想[增补版]》日本京都:密涅瓦书房,2017年),编著2部(《政治概念的历史》第9、10卷,日本京都:晃洋书房,2016-2017年),并在国内外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丸山真男与社会主义》,《日本学刊》2018年第1期等)。此外,他为日语系研究生开设了“和辻哲郎与《风土》”、“丸山真男与日本近代”、“明治维新的思想”等系列专题研究课程,并邀请日本多位知名学者来校举办学术交流会,受到校内外相关专业研究者的一致欢迎和好评。自讲座教授制度施行以来,日语系已经先后聘请三名日本一流高校的知名学者前来任教,在提高日语系的教学科研水平,促进中国人民大学的日本研究与国内外学界的交流方面成效显著。


 8ee16c707fef4935a277280a76d23c83.jpg

 

文字:张昊迪、钱昕怡

图片:熊淑娥、钱昕怡

编辑: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