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根目录/ 首页/ 科研动态/

陈世丹教授等参加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

日期: 2018-10-22

2018年10月20-21日,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市浙江大学召开。我院陈世丹教授、代显梅教授和郭英剑教授参加会议。

此次大会的主题是:新时代美国文学与中国(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hina in the New Era)。当历史悠久的中国与年轻的美国文学相遇时,两者之间曾经、正在和将要激发出怎样的新视角、新方法和新理论?回眸历史,中国文化曾影响和助推美国文学的创新,爱默生、梭罗、马克·吐温、庞德、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玛丽安·摩尔、兰斯顿·休斯、海明威、尤金·奥尼尔、赛珍珠、塞林格、华莱士·史蒂文斯、金斯堡、斯奈德、汤亭亭、谭恩美等诸多美国作家均在作品中涉及中国文化;同时美国经典文学曾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静观当下,积数十年功力的中国美国文学批评不仅涉足广阔的美国文学疆域,从形式、审美、思想、文化、种族、性别等诸多方面对它进行研究和探讨,而且赋予美国文学丰富的中国视角;同样美国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对中国美国文学研究的推进和繁荣发挥过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我们带着从容的文化自信,立足于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回顾、反思和创新我们的美国文学研究,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探索富有原创性的新视角、新方法和新思想。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成立四十周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本届年会的目标是,进一步拓展美国文学与中国的关系研究,回顾、反思和推进美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中国方法、中国观点。

陈世丹教授在21日上午做了题为“论后人文主义批评”的大会主题发言。他指出,人文主义是一种集中在人的利益或价值的学说、看法或生活方式,尤其是一种强调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通过理性而实现自我的哲学。后人文主义(尤其是批判性后人文主义)以批判传统人文主义为己任,主张实现“去人类中心化”,使我们的时代成为“后人文主义时代”。后人文主义理论不仅有助于揭示新兴技术的内在政治,同时也为我们重新看待人与技术、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等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出发点、一种新型的研究方式。后人文主义文学批评揭示,后现代主义作家通过文学创作批判以“人类中心论”和“主客体二元对立”为基石的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导致的种种现代性危机;同时作家在作品中积极倡导并建构后人文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一、建构尊重自然、物种间相互依存的生态社会;二、人类必须用伦理道德与政策法规指导规范科技实践,合理利用高科技;三、人类要关爱非人类的世界,平等对待智能机器人赛博格(Cyborg),建构和谐共生的后人类社会。陈世丹教授在英美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领域内发表了70多篇学术论文和11部专著,他的这次发言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cc494e765dcb4e39bef36055e264656d.png 

 

代显梅教授主持、评议了第十二组分组会的发言并做了题为“亨利·詹姆斯小说的印象主义书写——以《使节》为例”。代显梅教授指出,从詹姆斯早期对印象主义的质疑到后期对印象主义的赞赏,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和认识他者的有趣过程和重大转变。像其他小说一样,《使节》这部小说有着诸多印象主义的特征。一个变动不居的现代世界在一个美国旁观者Lewis Lambert Stretcher开放的心态、敏锐的观察力和不确定叙述中逐渐展开,读者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随着他每一次对巴黎生活闪烁不定的印象、困惑和反思逐渐加深,虽然最终没有明确的认识,就像印象主义的画面。印象主义对光的强调,从一刻中看永恒的艺术信念,在詹姆斯的小说中表现为人物对生活的每一瞥的印象和理解中,正是这累加起来的印象构成了他们对世界的主观个人体验,也成为詹姆斯表现现代世界的独特方式。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詹姆斯与当时的绘画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变化着的现代世界的独特视角和艺术贡献。代显梅教授曾在人大主办国际亨利·詹姆斯学术研讨会,发表多篇詹姆斯研究学术论文和专著,她的这次发言是对亨利·詹姆斯研究的新探索,具有较高的学术创新价值。 

 

 9abb87c2754e41879e87e93307ee5e96.png

 郭英剑教授主持了21日上午大会发言的第二段并对几位大会发言的观点和学术价值做了精当、中肯的评议。

3c1156e7866c470a8dddedd94bf30491.png

 我院三位教授的发言以及他们的主持评议展示了我院外语学科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受到了与会学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英语系供稿)